第26章 杂交水稻(第2页)
“这脾气当真让人无奈……”
起初这句话,朱元璋嗤之以鼻,觉得是酸儒文生的癔症。
可今时今日,真正看到了对方的价值,朱元璋才深觉,这是诛心之语!
他正感慨之时,忽然又听得里面传来陈平的清朗的声音。
“其实百姓困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生产力低下,土地产量不足。”
“如果有杂交水稻和红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作物,即使不开垦农田,如今的耕地一样能够养活大明百姓,甚至再多几倍也不在话下!”
“可惜啊可惜!”
闻言,身侧的朱棣满脸问号,惊讶地问:“什么是杂交水稻?红薯土豆玉米又是什么?怎么我从来没听说过!”
朱棣一时间不由得觉得,自己的这位先生当真是神秘,怎么总是知道这么多,他听都没听过的事!
陈平想了想,他要怎么解释杂交水稻这种问题。+l!u′o·q!i-u/y!d!.*c^o+m+
“所谓的杂交水稻,其实是通过一种技术,培育出能够提高产量的水稻!”
“如今大明的水稻最好的也不过是从占城来的占城稻,与晚稻共同种植,一年能达到两熟,年产约在600斤,也就是你们说的六石。”
“而如果培育了这种杂交水稻,则亩产可以马上提升到单季一千一百多斤,也就是十二石!”
“足足翻了一倍!”
陈平一想到后世那令人惊叹的培育技术,还有那位杂交水稻之父,心中就升起一股崇敬之情。
而朱棣听到这么夸张的数字,整个人都惊了:“这…这么厉害?先生,你说的真是真的?你不要说好玩的话来诓骗我!”
不是朱棣不想相信陈平,实在是这个数字,这个故事太夸张了!
别说朱棣不信,即便是隔壁的朱标和马皇后,也是有几分怀疑态度的。
“咱家当了大半辈子的农民,还从没有听说过,哪种粮食可以高产到这个地步!”朱元璋摇摇头。
如果真有这么高产的粮食,那他当年的父母兄弟也不会饿死了。
那年百姓大饥,天下
大乱,易子而食,惨不忍睹。
饿死之人何止十数万!
虽然朱元璋心里不相信,可因为这段痛苦可怕的记忆,他还是心存一分幻想。
“如果,真有他所说的这杂交水稻便好了……”
朱棣不懂粮食的意义,他只怀疑陈平是说了谎话来骗他玩的。
结果陈平狠狠翻了他一个白眼,哼道:“你这是头发长见识短!”
不过陈平自己也知道,依照现在的生产力,即便他知道培育杂交水稻的方法,可环境跟不上,技术跟不上,这都是难题!
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反而说太多,惹得这些土著怀疑,因此陈平骂过几句后就收了声,转了话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