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纺线作坊(第2页)
外面的一众文臣听到这话,顿时觉得脖子一凉。
连李善长都这么说了,他们还能怎么办?只好叹着气,四散回家。
百官走后,李善长这才环顾一周,冲着四下无人之处微微拱手道:
“让诸位见笑了,不劳各位费心,老夫这就上书一封,将此事禀明陛下。”
随后,也不管周围到底有没有人回话,便直奔书房,起奏书一封,将今日多此事,一五一十的告知给了朱元璋。/看,书.屋?小`说+网· *更~新`最?全_
朱元璋收到李善长的这封奏书,宽慰的笑出两声。
“这个李善长,现在倒是懂事了不少。”
朱元璋皱着眉,思索许久之后,又让李善长重新执掌盐铁专营了。
陈平给的新型食盐尚在大批量存货,还没面世,所以盐铁专营这件事还需要有人操持。
毕竟李善长现在老实了,不敢做什么贪赃枉法一事,再加上他之前做过盐铁专营,有了许多经验,官复原职倒也没什么事。
他要是还敢整幺蛾子,那新型食盐上台的时候,就别怪自己不给他李善长留后路了!
接下来的几日,朱元璋便开始忙碌起来。
废除丞相,组建内阁和军机处,这事情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却是千头万绪,繁杂事情不断。
每天从早忙到晚,朱元璋都快忘记了陈平。
直到几天后,又一日早朝结束,内阁和军机处的事,终于快要处理完了。
朱元璋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便和朱标一起在宫中走走歇歇,也算是在烦劳的国事间隙中,喘口气。
走到一花园处,朱元璋刚坐一会儿,却突然间看见,前面马皇后、朱棣、徐妙云,以及太子妃常氏,正凑在一起,说着什么。
“老四,你在这干什么。”朱元璋便走了过去,问道。
朱棣见到朱元璋,赶忙行礼,过后解释道:“父皇,儿臣正在和他们讨论纺线车作坊之事。”
“纺线车作坊?”朱元璋想起来了,这是前不久陈平提出的主意。
顿时,朱元璋也来了兴趣。
询问道:“这纺线车作坊目前情况如何了?”
之前陈平提出此计策的时候,他便惊为天人,但那时毕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计策,还没见到实际成效。
现在时间过去许久了,想来这纺线车作坊,也应该建设起来。
所以,朱元璋便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这具体效果到底如何,是不是像规划之初说的那样完美。
马皇后笑呵呵地说道:
“重八,这纺线车作坊的效果,出奇的好啊。”
“按照那陈先生给的建议,我们把这纺线车作坊建设在了应天城外不远处的龙潭县,此处濒临长江,所需的水资源充足,目前已经有三百多台纺线车了。”
“这些纺线车每天生产出来的棉麻线轴,足够整个应天府的织布作坊使用!这其中也包括皇家的织布作坊!”
朱元璋听完之后,也是脸色大喜,连连拍掌叫好道:“这陈平真乃奇人,用了他的办法,居然只需三百台纺线车,就能生产出这么多的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