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情满四合院之秦淮茹15(第2页)
"我们纺织厂最大的问题是棉纱浪费。"周大姐皱着眉头说,"挡车工为了赶产量,经常把还能用的纱线当废料扔掉。"
"我们机械厂更严重。"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男学员插话,"精密零件随便堆放,生锈了就首接报废,看着都心疼。"
秦淮茹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等大家都说完,她才开口:"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她提议建立一个"物资循环利用"系统:
将各厂的废料分类登记,互通有无。?看+书-屋~小.说/网- .首¨发,比如纺织厂的废棉纱可以给机械厂做擦拭布,机械厂的金属边角料可以回炉再造。
"这需要各厂之间建立联系,"她在纸上画着示意图,"最好由工业局统一协调。"
组员们眼睛一亮,纷纷补充细节。讨论结束时,他们的方案被选为全班最佳,将在结业汇报上展示。
"秦组长,你脑袋怎么长的?"络腮胡学员拍着大腿感叹,"这主意太绝了!"
秦淮茹谦虚地笑笑:"大家集思广益的结果。"她心里明白,这不过是现代工业生态理念的简化版。
晚饭后,她照例去教室整理笔记。
初夏的晚风带着松树的清香从窗户吹进来,抚平了一天的疲惫。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将零散的想法系统化、理论化。
"还没休息?"李主任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
秦淮茹吓了一跳,连忙起身:"李主任好。我在整理小组讨论的材料。"
李主任拿起她的笔记本翻看,目光在那张"物资循环利用系统图"上停留许久。
"构思很完整,"他点点头,"有理论高度,又有可操作性。"
"谢谢主任。"秦淮茹松了口气,"其实我有个更大胆的想法..."
她谨慎地提出可以建立一个覆盖全市的物资调剂网络,用"调拨单"代替现金交易,实现厂际物资流通。
这实际上是现代供应链管理的雏形,但她用当时政策允许的语言包装起来。
李主任的眼睛在镜片后闪闪发亮:"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相当于在计划体制内开辟了一条新路。"
他放下笔记本,声音压低,"这种想法很超前,暂时不要公开讨论。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秦淮茹一眼,"结
业考核时,或许可以小范围尝试。"
接下来的日子,秦淮茹更加刻苦。她不仅要完成常规课程,还暗中准备着李主任暗示的"特殊考核"。
每周三、五,她依然雷打不动地骑车回家,来回三小时的路程成了她复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