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林不怕冷 作品

第十一章 值钱的狐裘

承瑾昏昏噩噩醒来时已经巳时。她起床边收拾行李,边回忆李大夫告知她从织里去往黔山的路。

披上已被擦干净的狐裘,有些儿爱不释手。

多亏了这件狐裘,能遮风挡雪,且甚是温暖。

承瑾回神,拿出李大夫写给她的路线图,有史以来第一次出远门,心里虽没底,却还是暗自发誓,没有什么比她去寻找惟一的亲人更重要了。

冰天雪地坐船走水路是行不通,要等来年三月过后。

承瑾迫切希望早日找到承风团聚,等一天都是煎熬,根本不可能待到三月。

坐马车走陆路要七至十天——她的银两远远不够支撑。

步行,一月有余。

步行对她来说是最佳方案。

河埠头结着薄薄一层的冰。腊月廿六的寒风像一把利刀,刮过李家巷的青石板时,带起细碎的冰碴子。雪霁初晴,积雪慢慢融化。

姜承瑾缩了缩脖子,深紫色狐裘大衣下的鞋又被浸透了。

墙头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进灰蒙蒙的天。巷子两侧的白墙蒙着层薄冰,枯枝上挂着冰棱,像悬了满巷子的碎水晶。

承瑾背着少得可怜的行囊,低头疾走,鞋子踩在冰棱上直打滑,她想起幼时父亲背着她过巷口的石板桥去赶集。

此刻脚下的石板桥上厚厚的冰,映着她落寂的影子。

巷子尽头的井台覆着层薄雪,老婆婆冻僵的枯手正用木槌砸开井口的冰。“这天儿,怕是要把人冻透了。”

大冷天里,母亲总会煮一锅姜汤给家人暖身子。整个冬季,每户人家的婆娘们都会给家里人备上姜汤来御寒。

承瑾想起母亲,心头又难受了。

承瑾向前搭了把手,老婆婆看似比她祖母年岁大一些。

“多谢小娘子喽……”老婆婆呵呵道着谢。

“阿婆,可否给碗姜汤。”太冷了,这天寒地冻的,想要好好活着,必须想办法。

“小娘子随我来,姜汤有的是……”老婆婆也是热心肠,领着承瑾便进了屋。

“你这小娘子眉清目秀,生得如此标致,可有说亲?”老婆婆话很多,一边用铜勺在锅里舀热气腾腾的姜汤一边说。

承瑾想起家人的不幸,想起陈家的冷漠无情,想起陈清逸那副懦弱的模样,心里百孔千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