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林不怕冷 作品

第九十一章 珠藏意京遭围(第2页)

《百鸟朝凤图》完成那日,苏州城里的达官贵人们都来看热闹。当知府夫人展开画卷,满堂的人都惊呼起来,凤凰眼中似有水光流转,羽翼上的珍珠随角度变幻光泽,连空气中都仿佛飘着淡淡的桂花香。有人出价千金想买,承瑾却笑着摇头:“这是给夫人的寿礼,不卖。”

送走知府夫人,掌柜拿着一个锦盒进来:“小娘子,这是海商托我交给你的。”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枚用南海珍珠雕琢的凤凰吊坠,珍珠的温润与玉石的剔透交相辉映,吊坠背面刻着一个小小的“柏”字。

“海商说,陈大人让他带句话,”掌柜的笑容意味深长,“说京城的案子结了,他很快就来苏州。”

承瑾摩挲着吊坠上的刻字,忽然对承风说:“等这幅图的工钱结了,咱们把锦绣阁盘下来吧。”

“真的?”承风眼睛一亮,“那我们就叫‘承瑾绣坊’?”

“不,”承瑾望着窗外飘落的枫叶,笑意温柔,“叫‘双凤绣坊’。”

十一月初,金军东西两路大军在开封城外会师,数十万铁骑环城列营,营帐连绵数十里,旌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

城外的护城河已结薄冰,守城的宋军士兵裹着单薄的甲胄,在城墙上瑟瑟发抖,手中的刀枪凝结着霜花。城中百姓人心惶惶,富户们忙着将金银细软藏入地窖,穷人们则聚集在寺庙道观,焚香祈祷,哭声与寒风交织,弥漫在开封的街巷。

赵桓在宫中急得团团转,一面派使者出城求和,答应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一面强令城中百姓上城守城。

朝堂之上,主战派与主和派争论不休,主战的李纲被罢官后复用,却已无兵可调,城外的勤王大军被金军拦截,城中兵力不足十万,且多为临时征召的百姓,毫无战斗力。

十一月中旬,金军开始攻城,抛石机将巨石砸向城墙,城楼在轰鸣声中摇摇欲坠,守城士兵的惨叫声与金人的呐喊声刺破长空。

汴城外围的州县早已一片狼藉。十一月的中原大地,农田被马蹄践踏,村庄烧成焦土,幸存的百姓拖家带口向南逃亡,形成长长的流民队伍。

流民们穿着破烂的棉衣,踏着结冰的土路,沿途的官道上,饿死、冻死的人随处可见,乌鸦在枝头盘旋,凄厉的叫声让人不寒而栗。

黄河岸边挤满了渡河的难民,渡船被金军征用,百姓们只能乘小舟甚至木筏冒险过河。

十一月的黄河水流湍急,寒风卷着浪花拍打船身,不少人在渡河时失足落水,瞬间被冰冷的河水吞没。南岸的渡口挤满了等待亲人的家属,哭喊声与黄河的咆哮声混在一起,构成一幅人间惨剧。

苏州渐渐冷了,承瑾开始绣一幅《江南雪意》图。她用缂丝技法表现积雪的层次感,又用苏绣的虚针绣出梅枝的傲骨,绣到兴头上,常常忘了时辰。承风见她夜里总对着窗外发呆。

入冬后,苏州下了第一场雪。承瑾推开窗,见庭院里的红梅开了,白雪压在枝头,美得像一幅画。她正准备提笔勾勒,忽然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竟是褐衣少年站在雪地里,斗笠上落满了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