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落雪的冬日(第2页)
“去京城?”承风眼睛一亮,“那我们的‘双凤绣坊’怎么办?”
“在京城开分店。”陈柏笑着揉了揉承风的头,“让京城的人也看看,苏州姑娘的刺绣手艺有多好。”
“去京城开分店?”承瑾不可置信。
他转向承瑾,眼中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我已在京城的桃花巷寻了处宅子,院里有你喜欢的梧桐,开春就能种下。”
承瑾的心像被温水浸过一般柔软,她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忽然想起黔山矿洞里的火光。那时她以为此生只能在黑暗中挣扎,却不知命运早已为她铺好了一条通往光明的路,路上还有人提着灯,等了她许久。
雪停时已是深夜,陈柏在西厢房住下。承瑾躺在床上,却再无半分睡意。
隔壁传来陈柏翻书的动静,偶尔还有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这些细微的声响让她莫名安心。她悄悄起身走到窗前,见西厢房的烛火还亮着,承瑾恍惚地凝望着窗纸上映着他低头看书的剪影。
这世间最安稳的幸福,莫过于此——亲人在侧,良人相伴。
翌日一早,承瑾推开房门,陈柏也正走出厢房。
二人对视,承瑾脑子里浮出被他拥在怀中的那一幕,耳尖的热意顺着脖颈蔓延,连带着眼底都浮起一层朦胧的水汽。
承瑾的睫毛轻轻颤动,像被雪沾湿的蝶翼,想说些什么,舌尖却像被冻住一般发不出声音,唯有心跳声在耳畔轰鸣,与落雪的簌簌声交织在一起。
承瑾一副羞赧的模样,既有少女被心上人拥住的慌乱,又藏着期盼已久的柔软,像雪地里初绽的红梅,带着几分怯生生的艳色,却又在寒风里透着不肯藏的欢喜。
承风正和褐衣少年在院里堆雪人。承风兴奋地喊道:“姐!陈大哥!你们看我们堆的凤凰雪人!”
陈柏笑着走过去,从袖中取出两颗黑珍珠嵌在雪人的眼睛上:“这样才像你姐姐绣的凤凰。”
承瑾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这个冬天格外温暖。她转身走进屋里,将陈柏送的珍珠小心翼翼地收好,又取出新的绣绷。
这次她要绣的,是一对在雪中相依的鸳鸯,用他送的粉晕珠作鸳鸯的眼睛,用最细的金线绣出交颈的姿态。
陈柏走进来时,正见她用银针穿过金线,珍珠在绢帕上泛着温润的光。
他走到她身后,轻轻握住她持针的手:“针法错了,回针要从线底穿才更牢固。”他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带着淡淡的墨香,“你看,这样绣出来的针脚才看不见。”
习武之人也懂刺绣?
承瑾的心跳如鼓,却任由他握着直至他将地契和绣坊的房契都交到承瑾手中:“我已托掌柜帮忙打理,你开春后慢慢准备,等我派人来接你。”他忽然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铜锁,“这是京城宅子的钥匙,你先收着。”
连以后的路都给指给她了,她还没说愿意啊。
承瑾将钥匙紧紧攥在手心。
新年在即,陈柏要离开苏州办事。临行前,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上面雕刻着并蒂莲的纹样:“这是我托玉雕师傅做的,你一枚,我一枚。”
他将其中一枚系在承瑾腰间,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肌肤,两人都微微一怔。
承瑾低头看着玉佩,忽然想起那个荒唐的梦。梦里他也是这样为她系上信物,说要请媒人提亲。她的脸颊又开始发烫,却不敢再像从前。
陈柏的声音忽然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等着我。”
简短而直白的一句话,直接让承瑾的心滚烫起来。
承瑾抬头望进他的眼睛,那里映着漫天飞雪,也映着她的一脸的羞赧。
承瑾想起自己绣凤凰眼睛时的情景,用金线挑出的高光让凤眼有了神采,而此刻陈柏眼中的光,比任何绣品都要明亮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