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林不怕冷 作品

第九十九章 绣针下的千里江山(第2页)

陈柏索性将锦绣坊的铺面扩大,一半展示绣品,一半供人描摹家乡图样,墙上渐渐贴满了密密麻麻的草图,像幅拼凑起来的家国地图。

临安的御书房里,赵构正对着一幅汴京舆图出神。内侍呈上从桃花巷送来的绣品,是幅小小的相州槐树图,牵牛花上的露珠用银线绣成,在烛火下泛着微光。

“这些绣娘们,竟能将寻常草木绣出山河气象。”他指尖抚过绢布,忽然对秦桧道:“传旨下去,让内府的织锦匠人都去汴京学习苏绣技法,往后宫廷绣品,皆要融入民间意趣。”

秦桧躬身应下,退出御书房时,眉头却微微蹙起。近来朝中越来越多人称赞桃花巷的绣坊,连前线将士的家书里都频频提及承瑾的名字,这让他心中隐隐不安。路过画院时,恰逢画师们正在临摹《绣坊春耕图》,其中一幅竟将承瑾绣图的身影画得与山河同高,他盯着画中人物,眼神渐渐冷了下来。

绣娘们特意用驼色绒线绣出塞外的沙丘,用银线勾出盘旋的孤雁,连边关的风都仿佛能从绢布上吹来。这日深夜,陈柏忽然收到皇城司旧部传来的密信,信中说秦桧已暗中派人监视绣坊,污蔑绣娘们用绣品传递军情。

“此地不宜久留。”陈柏将信烧毁,火星在夜风中明灭,“我已安排好船只,送姐妹们去江南暂避。”

承瑾却摇了摇头,指着墙上的绣品:“我们走了,前线的将士怎么办?这未完成的江山图怎么办?”她点亮油灯,将岳飞送来的锦旗仔细收好,“我倒要看看,谁能阻止我们绣完这万里山河。”

翌日清晨,秦桧派来的官差果然堵住了绣坊门。

领头的校尉趾高气扬地要搜查“通敌绣品”,却被巷口赶来的百姓围住。

守城的士兵捧着护耳说:“这是救过我们性命的绣品!”

逃难的妇人举着家乡图哭诉:“这是我们活下去的念想!”官差们看着群情激愤的百姓,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僵持之际,王黼带着圣旨匆匆赶来。“陛下有旨,双凤绣坊为国纾难,特赐白银千两,绸缎百匹!”他展开圣旨,声音清亮如钟,“谁若敢骚扰绣坊,以抗旨论处!”

校尉们脸色煞白,慌忙跪地领罪,百姓们却欢呼起来,簇拥着王黼走进绣坊,看那幅未完成的《千里江山图》。

王黼望着绢布上奔腾的黄河、巍峨的长城,眼中泛起泪光:“小女从边关来信,说将士们都把绣品贴身带着,说看到绣的山河,就想起家乡的模样。”

承瑾取过刚绣好的雁门关图,画面上杏花掩映的关隘旁,归燕振翅欲飞:“这是给令爱的回信,告诉她,我们正在绣她守护的山河。”

消息传回临安,赵构正在御花园栽种新得的牡丹。

赵构听闻汴京百姓自发护卫绣坊,他手中的花锄微微一顿:“看来这桃花巷的绣针,比朕的圣旨更能聚拢人心。”

内侍趁机呈上绣坊新送的《汴京秋意图》,画中城墙下的梧桐叶正黄,孩子们在巷口放风筝,风筝上绣着小小的“家”字。

赵构将绣品挂在书房,日日观瞧,龙案上的奏折旁,渐渐多了些染着丝线的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