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山河路遥遥(第2页)
将领还告诉他们,最近金军的小股骑兵常在婺州周边袭扰,让他们务必小心。秦护卫当即提高警惕,让护卫们分成两队,一前一后保护马车。果然,走了不到半日,就见远处尘土飞扬,十几名金军骑兵朝着他们冲了过来。
“姜姑娘,您快进马车里躲好!”秦护卫拔刀出鞘,其他护卫也立刻做好战斗准备。金军骑兵越来越近,为首的骑兵挥舞着大刀,嘶吼着冲过来。秦护卫毫不畏惧,迎上去与金军厮杀起来。刀刃碰撞的“ clang”声、战马的嘶鸣声、士兵的呐喊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
姜承瑾躲在马车里,心提到了嗓子眼。她透过车帘的缝隙,看到秦护卫的手臂被金军的刀划伤,鲜血顺着手臂流下来,可他却依旧奋力厮杀。她忽然想起自己的针线,急忙从布包里翻出绣针和金线,飞快地在一块白布上绣起来——她绣的是一面小小的“宋”字旗,她想,只要这面旗帜在,将士们就不会退缩。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那队押送粮草的宋军赶来了!金军见势不妙,不敢恋战,仓皇逃窜。秦护卫和护卫们虽然都受了伤,却没有性命之忧。姜承瑾拿着绣好的“宋”字旗,从马车里出来,走到秦护卫面前,眼眶红红的:“秦大哥,你们没事吧?这面旗帜,送给你们。”
秦护卫接过“宋”字旗,看着上面工整的针脚,心里一阵温暖:“多谢姜姑娘,有了这面旗帜,咱们就算遇到再多危险,也能守住!”
他们在婺州的军营里休整了几日,秦护卫和护卫们的伤口渐渐愈合。期间,姜承瑾也没闲着,帮军营里的将士们缝补破损的铠甲和号服。她还教军营里的妇人绣“宋”字旗,告诉她们:“这旗帜绣在衣服上,既能让将士们分清敌我,也能让他们知道,后方的百姓在等着他们平安回来。”
离开婺州后,他们继续朝着江淮前进。一路上,姜承瑾看到了不少因战乱而破败的村庄,也看到了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的乡勇——有的百姓拿着锄头,有的拿着菜刀,还有的拿着木棍,虽然武器简陋,却个个眼神坚定,誓要保卫自己的家园。
走到楚州境内时,他们遇到了岳飞麾下的一支军队。当士兵们听说姜承瑾是要去前线为将士们刺绣时,纷纷围了上来。一名士兵从怀里掏出一块破损的绣帕,不好意思地说:“姜姑娘,这是我娘给我绣的帕子,前些日子作战时被刀划破了,您能帮我补补吗?”
姜承瑾接过绣帕,帕上绣着一朵小小的兰花,针脚细密,显然是母亲的心意。她点点头,拿出针线,小心翼翼地补着帕子。她用金线在破损的地方绣了一圈花纹,既掩盖了裂痕,又让兰花看起来更加鲜活。士兵接过补好的帕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向姜承瑾道谢。
秦护卫看着这一幕,对姜承瑾说:“姜姑娘,您看,您的针线虽然小,却能给将士们带来这么大的鼓舞。咱们陛下派我们护送您,真是太对了!”
又走了几日,他们终于抵达了江淮宣抚使司的驻地——扬州。此时的扬州,经过两次保卫战的洗礼,虽然城墙上还留着战争的痕迹,却处处透着生机:将士们在城墙上操练,百姓们在城里摆摊做生意,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姜承瑾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这就是她想要守护的山河,想要守护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