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丹心(第2页)
岳飞接过《山河图》,郑重地卷起来揣进怀里:“小娘子放心,我定不辜负百姓的期望,定要把金军赶出大宋的山河!”
将士们走后,扬州的日子依旧忙碌。绣坊里的姑娘们除了绣旗帜、补铠甲,还开始绣手帕、绣荷包——这些小物件要送给留在军营的伤兵。阿桃在荷包里绣了“平安”二字,春杏则在帕子上绣了家乡的小桥流水,姑娘们说,伤兵们见了这些,就像见了家里人,能早点好起来。
可没过多久,前线就传来了坏消息:岳飞在蔡州城外遭遇金军埋伏,虽然最终突围,但伤亡惨重,还丢了不少粮草。消息传到扬州,百姓们又开始慌了,有人说金军很快就要打过来,有人说岳飞将军怕是撑不住了。
绣坊里的气氛也变得沉重。阿桃绣着荷包,眼泪忽然掉在布面上,晕开了丝线:“姜小娘子,咱们的披风是不是白送了?将士们会不会……”
姜承瑾放下手里的绣针,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放晴的天空。她想起了在婺州遇到的暴雨,想起了楚州军营里那名士兵的兰花帕子,想起了岳飞将军接过《山河图》时坚定的眼神。“不会的。”她说,声音平静却有力,“将士们在前线拼命,不是为了让咱们害怕的。咱们要做的,是绣更多的旗帜,补更多的铠甲,让他们知道,后方还有咱们在等着他们回来。”
她转身从案上拿起一卷红色的丝线:“咱们绣‘必胜旗’吧!每面旗子上都绣上‘必胜’二字,再绣上咱们扬州的城徽,让将士们知道,扬州永远是他们的后盾。”
姑娘们听了,纷纷擦干眼泪,重新拿起绣针。阿桃把眼泪擦干,绣“必”字时,针脚比往日更用力;春杏则在旗子边缘绣上了一圈祥云,说这样能保佑将士们平安。绣坊里的“沙沙”声再次响起,比往日更响亮,像是在和前线的厮杀声呼应。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姜承瑾抬头望去,只见一个浑身是伤的士兵骑着马,跌跌撞撞地冲进扬州城,嘴里大喊着:“援军!岳将军的援军到了!咱们的援军从楚州赶来了!”
百姓们都围了上去,士兵激动得声音发颤:“岳将军在蔡州城外死守了三天三夜,就在咱们快撑不住的时候,楚州的援军到了!现在咱们不仅把粮草夺回来了,还打退了金军,守住了蔡州!”
姜承瑾心里一震,连忙带着绣娘们往城门跑。到了城门口,就见远处的路上,一队宋军正朝着扬州赶来,为首的正是岳飞!他的铠甲上还沾着血污和雪屑,却依旧身姿挺拔,手里举着一面“必胜旗”——那正是姜承瑾她们前几日刚绣好的旗子,旗面上的“必胜”二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百姓们都欢呼起来,有的递水,有的送干粮,阿桃和春杏则跑上前,把刚绣好的荷包塞给将士们。岳飞翻身下马,走到姜承瑾面前,举起手里的“必胜旗”,笑着说:“姜小娘子,你看!有了这面旗子,将士们士气大振,咱们真的打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