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赋 作品

稷下学宫,初见庄子(第2页)

小川向身旁一学子打听了下自己仰慕已久的孟子,那学子如同看怪物的瞅他,“你不是儒家的学子吧,可是即使不是儒家的,孟夫子走了近三年难道你竟不知”

“孟夫子,你是儒家的?”小川好奇道。

“休得胡说,吾乃法家学派”

“哦,这能怪我吗,还不是因为你把孟子称为孟夫子”小川也不客气。

“有学识之人,自是人皆予以敬重”

“哦,风气改了”小川疑惑道。

“什么风气?”

“呵呵”小川笑而不语。

那人看上去气的不行,将头扭向一旁,不屑小川。小川无奈只得走向另一边,找个看上去较为好说话得人,问明了自己刚刚的疑惑。

“啊,原来孟子已经逝世有三年了”小川啧啧不已。

堂上,庄子正独坐一席,向众人讲到“…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齐物,乃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道通为一”

刚刚讲到此处,有学子就问道“敢问庄周,若如您所言,那么人与它物之间又是和关系,你如此讲解,试问我等该如何理解?”

庄子微微屡了下胡须,“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是以吾认为,人、泥鳅、猕猴可谓正处,而人、鹿、乌鸦是谓正味,人、鱼、鸟是谓正色。”

又一学子忽地站起来“我已观庄周之书,敢问庄周,若如您所说,知与不知岂非标准不一,而区别又有所不同”

庄周答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一体。举梃与楹,厉与西施,恢、恑、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又一学子问责难道“我观齐物,世之大谬也”

庄周道“齐物我,即泯灭外物和主体、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界限,达到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怎地大谬”

论战依旧在继续,不过古人的论战真可谓锱铢必较,来来往往不断,一问一答之间,小川大抵地了解到,看来这个儒家真是不可小觑,即使现在孟子不在了,其弟子还是咄咄逼人,似乎非得把庄周的“道”找出个硬伤。

虽然小川对儒道两家的渊源不是很清楚,但是小川大概还是了解的,就比如此刻正在上首讲授“齐物”的庄周,其思想核心就是“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