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赋 作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魏冉道“战争讲究的是地利、堡垒与攻坚,秦国若要称霸,则首要应攻下赵国,此举乃因赵国与秦国北方边境相接,如果不拿下赵国,有碍秦国大出天下”

嬴煊道“魏丞相所言甚是,只是那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国力大增,尤其是赵王自称主父以来,专事战事,非他国可比,秦国若与赵国相争绝非一时间可以获胜,与其和邻国纠缠不休,不如与邻为善,争霸中原,放着广大的南方富饶之地不去夺取,反倒与那赵国争夺那贫瘠之地,我不知道这本帐是怎么算的”

魏冉道“族长差矣,想那赵国乃秦国之邻邦,民风骠悍,名将辈出,与秦之战,胜多而败少,赵国与秦国比邻,如鲠在喉,不除不快”

嬴煊道“丞相谬论,想那赵国虽在秦国一侧,却甚有主动攻击秦国之举,相反的是留着赵国反倒可以牵制住燕国和齐国,此乃一石二鸟之策,丞相难道不知吗”

魏冉看了嬴煊后没有回答,反倒稽首向秦王和宣太后禀告道“启禀王上,太后,魏冉多日前曾与众位大臣商议,决定攻打赵国,此刻嬴氏族长如此说法,岂不是动我军心”

嬴煊道“王上,太后,先君贤明,修明法制,选贤任能,闻达海内,是为后辈典型,历尽艰辛,累计数代,这才得到如今这偌大的一片家业,现今秦国首要的应是与赵国联盟,解决后顾之忧,以便秦国南下征楚,称霸天下,万不可轻易与邻国陷入恶战。”

小川听到这里,惊讶万分,这个嬴氏族长可是真够犀利的,一语中的,击中了问题的核心,历史上后来确实出现过一场流传千古的“渑池会晤”,公元前279年,秦王和赵惠文王在渑池会晤,解决后顾之忧后,秦国从这一年起开始南征楚国,白起三年之内连续攻楚,屈原也就是在此年于汨罗江投河自尽的。看来当今之秦国朝堂之上是不会采纳她的建议,要不恐怕历史就会因此而改变的。

想到这里,小川望向秦昭王,只见秦昭王似乎听的很认真,下首站着的众大臣也是议论纷纷,看来秦昭王似乎对这个提议并不反感,而大臣们无论文臣还是武将似乎都对此提议十分感兴趣,想想也事呀,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凭军功获爵位之法早已深入人心,贫瘠的赵国与富饶的楚国那自是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