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所以的白马非马 作品

第338章 齐聚淮南(上)

芍陂,地处淮水南岸,北接中原,南依天柱山余脉,乃豫扬地区的交通咽喉。其地势南高北低,三面环山,北面低洼,形成了天然蓄水池,既能灌溉农田,又可作为军事屏障。

芍陂地跨庐江、淮南二郡,由春秋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的出现使得楚国因此强盛,一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曹操占据此地后,便派遣扬州刺史刘馥屯田淮南,修治芍陂以溉稻田,承华元年,曹操更是亲临合肥,重修芍陂。

因此此时的芍陂拥有大小陂塘五十余处,不仅极大地增加了此地的灌溉面积,也使得汉军想要从此地进军的难度呈几何倍数增长……

但此地毕竟久为曹操占据,百姓早已视自己为魏国子民,而芍陂水利,更是沿途无数百姓的命根子。

汉军若想快速通过,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掘开陂塘,以水助攻。

但如此一来,下游良田将化为泽国,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此地民心将尽丧,这是刘瑁绝不容许发生的。

可若不破坏芍陂,此地星罗棋布的陂塘与纵横交错的水道,便成了天然的防御工事,魏军据此坚守,汉军强攻必然损失惨重,且极易陷入持久战。

一旦在此地被魏军拖住手脚,迁延日久,恐怕青徐二州的援军,便能从容南下,杀入淮南腹地,届时战局将更加复杂……

更重要的是,在合肥失守陷落之后,曹休虽狼狈不堪,连夜率残部突围逃往寿春。

可原先屯驻巢湖,与甘宁对峙的曹真,在得到合肥失陷的噩耗后,却放弃了经营多时的巢湖水寨与大部分水师战船,率领残余水师从舒口登陆,绕道庐江郡,退守至六安城。

因为曹真深知巢湖水域已成绝地,若不及时撤离,待汉军水陆合围,便是插翅难逃。

如此一来,六安城却刚好与芍陂防线的文稷所部遥相呼应,互为犄角。

因此,此时芍陂的战略地位便愈发凸显,它就好像一颗钉子,死死楔在汉军西进的道路上,成为了阻挡汉军攻势的关键节点。

一旦此地被汉军突破,不仅曹真麾下那数千惊魂未定的魏国水师残兵将前途堪忧,整个淮水以南的广阔地域,除了坚城寿春尚能固守外,其余各地皆将门户大开,任由汉军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