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 大结局(第3页)
忽然,前方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中了!我中了!”
“快看!第一名是宋争渡!松州广安府的宋争渡!”
宋争渡愣住了,直到徐安激动地抓住他的手臂摇晃:“二少爷!你是会元!会元啊!”
魏陶儿也兴奋地喊道:“若望也中了!你们都中了!“
宋争渡这才回过神来,眼眶微微发热。
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有了回报。
殿试在半个月后举行。
这一次,宋争渡见到了端坐在龙椅上的李言澈。
少年天子威严十足,目光清淡。
当李言澈的目光扫过宋争渡时,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
殿试的题目是《论新政》。
宋争渡沉思片刻,提笔写下自已的见解。
他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整顿吏治,选贤任能;发展农桑,振兴工商。
字字句句,皆切中时弊。
殿试结束后,李言澈亲自阅卷。
当他看到宋争渡的答卷时,眼眸染上笑意。
“宋二哥哥还是一如既往的务实。”他对詹清越道。
三日后,金榜揭晓。
宋争渡高中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
高若望也名列二甲,赐进士出身。
当喜报传到云山县时,宋家上下欢欣鼓舞,流水席从街头摆到巷尾,整整热闹了三日。
就连张家村也摆了十几桌。
张家村出了位状元郎,村民们甭提有多自豪,出门在外,腰杆子都挺得更直了。
老村长甚至特地让人在村口立了块石碑,刻下“状元故里”四个大字,盼着后世能再出几位有出息的子弟。
半个月后,宋争渡衣锦还乡。
远在南阳府的宋远山和皎皎也赶了回来,迎接他们家的新科状元。
一见到宋远山和宋芫,宋争渡跪地叩首,声音哽咽:“爹!大哥!争渡不负所望!”
宋芫看着宋争渡一身状元红袍,青年眉眼清俊,意气风发。
让宋芫不禁想起初见时那个瘦弱倔强的少年。
如今少年已长成,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十一载光阴倏忽而过,一切都恍如昨日。
宋争渡在家休整了半月,便要启程回京赴任。
新皇登基,正是用人之际,他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虽官阶不高,却能常伴君侧,前途不可限量。
宋争渡返京后,宋晚舟也带着商队再次远行,这次她要去的是西域,打算开拓新的商路。
眼下春耕已结束,宋芫将田庄的事务安排妥当。
“我们也该出发了。”宋芫对舒长钰说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舒长钰懒懒地倚在门边,闻言抬了抬眼皮:“想去哪?”
“北疆啊!”宋芫兴奋地比划着,“不是说好了要去看胡杨林吗?现在战事平息,正是好时候。”
舒长钰唇角微勾:“收拾东西,准备启程。”
三日后,一辆马车缓缓驶出云山县城,朝着北方而去。
马车里,宋芫正兴致勃勃地翻看着舆图,时不时指着某处对舒长钰道:“北疆的烤全羊、马奶酒还有手抓饭,都特别地道,一定要尝尝!”
舒长钰半阖着眼,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卷着宋芫的发尾,闻言轻笑道:“就惦记着吃。”
“那当然!”宋芫理直气壮地合上舆图,“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外面,暗七驾着马车,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旁边暗五抱着剑,闭目养神。
远处,青山如黛,白云悠悠。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