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 大结局(第2页)
舒长文因办事稳妥,也被擢升为工部员外郎,虽仍不算高位,却也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
见宋争渡等人前来,舒长文欣喜不已,忙将他们迎进门:“一路辛苦了,快进来歇歇。”
“宋叔叔。”舒长文长子舒渐鸿已长成翩翩少年,恭敬地向宋争渡行礼。
宋争渡感慨道:“大宝长高了。”
舒渐鸿嘴角微抽:“宋叔叔,我都是大人了,别再叫我小名了。”
宋争渡莞尔一笑。
吴氏也迎了出来,热情地招呼道:“房间都收拾好了,你们先歇息,我去准备晚饭。”
高若望和魏陶儿连忙道谢:“多谢夫人。”
众人寒暄一番,各自安顿下来。
会试在即,宋争渡、高若望二人每日闭门苦读,舒长文偶尔也会与他们讨论时政文章,气氛融洽。
转眼到了会试之日。
贡院外人头攒动,举子们排着长队等待入场。
然而,在队伍后方,有个蓬头垢面的青年正咬着手指,旁若无人地喃喃自语。
他衣衫褴褛,身形消瘦如柴,脸上布满污垢,唯有那双眼睛时而清明时而混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周围举子见他疯疯癫癫,纷纷避之不及,生怕沾染上晦气。
这人正是顾千帆。
那日辰王兵败,他趁乱逃出皇宫,一直在京城中流窜,靠着乞讨和偷窃为生。
直到会试的消息传遍京城,顾千帆混沌的脑子里才突然闪过一丝清明。
他还能考科举!
他总觉得自已的失败是因为时机不对,只要能金榜题名,凭借自已“预知未来”的本事,定能在新朝谋得一席之地,东山再起。
于是会试开考这天,他也来了。
只是他连最基本的身份证明都没有,更别提应试所需的笔墨纸砚,刚靠近贡院便被差役拦住。
“滚开!哪来的疯子,也敢在此喧哗!”差役推了他一把,满脸嫌恶。
顾千帆踉跄着后退几步,疯癫地指着贡院大门嚷嚷:“我要考试!我是举子!我能中状元!”
他这副模样引来周围一片哄笑,举子们纷纷侧目,看他的眼神如同看一个跳梁小丑。
“这人怕不是读书读傻了吧?”
“瞧他这打扮,怕是连笔墨都买不起,还想中状元?”
嘲笑声像针一样扎进顾千帆心里,他猛地扑向差役,嘶吼道:“让我进去!我知道未来!我能帮新皇治理天下!”
差役被他缠得不耐烦,扬手便是一鞭子抽在他身上:“给我打出去!”
顾千帆惨叫一声,被几个差役拖在地上往外拽,他仍不死心,死死扒着门槛,嘴里胡乱喊着:“我是顾千帆!我是天选之人!你们会后悔的!”
最终还是被硬生生拖走,骂骂咧咧的声音渐渐远去,只留下一地狼狈。
贡院内,宋争渡对此一无所知,他正凝神思索着考题。
考题是《论治国之道》,他略一思索,便开始挥毫泼墨。
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尽数倾注于笔端。
他写下了云山县的变革,写下了百姓的疾苦,也写下了自已对治国理政的见解。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实无华的真知灼见。
九天转瞬即逝,当宋争渡走出贡院时,阳光正好,照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
高若望几乎同时从贡院出来,
两人碰面,高若望问:“考得如何?”
宋争渡微微一笑:“尽人事,听天命吧。”
一个月后,放榜之日。
贡院外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看榜的考生。
宋争渡站在人群中,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