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住潜行的神猪 作品

第 1286 章: 科技进步(第3页)

视频画面切换,显示五架无人机正在模拟对防空阵地的饱和攻击。它们通过自主协同,从不同方向、不同高度同时发起攻击,完美规避了模拟防空火力的拦截。

李安然眼中闪过赞许之色:“民用版本开发进度如何?”

“农业监测和海事巡逻型号已经获得国际订单。”林浩兴奋地回答,“特别是‘海巡-1’型无人机,澳大利亚海岸警卫队订购了12架,新加坡订购了8架,上个月我们还与印尼签订了价值2亿美元的合同。”

离开无人机研发中心时,李安然对黄秋平说:“看到了吗?这就是科技创新的力量。国防与民用相辅相成,既增强了我们的安全,又带来了经济效益。”

黄秋平若有所思:“但我担心技术外泄风险。特别是无人机群协同算法,如果被敌对势力获取……”

“所以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保密措施。”李安然点头,“但同时也要明白,在全球化时代,完全封闭意味着落后。我们要在开放与保密之间找到平衡点。”

马岛的航天发射场内,一枚中型运载火箭正巍然矗立在发射架上。这是马岛自主研制的“探索者-2”型运载火箭,即将执行第三次卫星发射任务。

控制中心内,来自前红色镰刀和前南非航天部的专家们正进行最后的检查。项目总监彼得罗娃虽然年轻,却已是国际知名的航天专家。

“轨道参数确认,载荷状态良好,天气条件符合发射要求。”安娜用流利的英语汇报着,“这次我们将发射两颗卫星:一颗是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星空-3’,另一颗是试验性通信卫星‘信使-1’。”

李安然通过观察窗望向远处的火箭:“发射成功概率如何?”

“基于前两次的经验,我们已将成功率提升至92%。”安娜自信地回答,“特别是自主研发的二级发动机,经过改进后可靠性大大提高。”

倒计时开始,控制中心内气氛紧张。当火箭喷出耀眼的尾焰,缓缓升空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第一阶段分离成功。”

“第二阶段点火成功。”

“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当最终宣布发射成功时,控制中心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李安然与彼得洛娃握手祝贺:“干得漂亮!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彼得洛娃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下一代高分辨率卫星的研发也已启动,目标是三年内建成由12颗卫星组成的地球观测网络。另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计划也在按部就班推行,预计十年内初步结网,二十年内完成所有卫星发射,并且向市场推广。”

离开发射场时,黄秋平感慨道:“从零开始到三次成功发射,我们只用了五年时间,这在世界航天史上都是个奇迹。”

李安然微笑:“奇迹是靠人才和投入创造的。”

马岛最大的造船厂内,人声鼎沸,焊花四溅。

五艘十万吨级的巨型货轮正在同时建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即将下水的“海洋使者”号。

这艘全长三百米的集装箱船是马岛自主建造的最大商用船舶,代表了马岛造船业的最高水平。

船厂总经理李明博正向李安然介绍情况:“‘海洋使者’号采用了最先进的环保设计,油耗比同类船舶低15%,载货量却提高了8%。我们已经获得了国际海事组织颁发的绿色船舶证书。”

李安然仔细观察着船体结构:“材料国产化率多少?”

“达到72%。”李明博自豪地回答,“特别是高强度船用钢板,完全由马岛钢铁工业集团供应,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高兴之余,李明博也向李安然反映了困难:“国际航运市场正在萎缩,我们已经接到了三家船东的延期交付要求。更重要的是,韩国和C国船厂正在打价格战,我们的成本优势受到挑战。”

李安然沉思片刻:“一步步来吧。一方面,我们要向高附加值船舶领域进军,比如Lng船、豪华邮轮。另一方面,要开发自主航运业务,不能只做造船厂,还要做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