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1156章 黄修国仗义执言,于伟正建议双规(第2页)

于伟正书记环视会议室,目光又落在黄修国身上,带着鼓励和不容回避的审视:“修国同志啊,刚才大家谈得都很好,但感觉还没把问题说透。‘三学’活动要求我们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不要有顾虑,想到什么说什么,把基层的真实情况、群众的真实困难,都摆到桌面上来!藏着掖着,解决不了问题!”

黄修国坐在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膝盖,脸上带着基层干部特有的朴实和一丝为难。他犹豫再三,最终像是下了很大决心,抬起头,知道这话说了要得罪人,但不说自己实在是憋得难受,就开口道:“省长,于书记,各位领导……那我就斗胆再说一个事。现在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除了粮价,就是化肥的价格太高了!种地成本压得人喘不过气啊!”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搪瓷茶缸喝了一口水,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然后具体举例:“就拿尿素来说吧。计划内的平价尿素,国家定价是25块钱一袋,这个价格农民能接受。但问题是,平价肥需要凭指标购买,数量有限,根本不够用!农时不等人啊,追肥就在眼前,大家等不起。没办法,只能去买议价肥。可议价肥的价格……翻了一倍还多!要50多块钱一袋!这还只是尿素,复合肥更贵!农民种一亩地,光化肥成本就得大几十!再加上不让留种子、农药、柴油、机耕费、公粮……辛辛苦苦干一年,落到手里还能剩几个钱?要是算上人工,那就是白忙活,甚至倒贴!”

看众位领导都在做记录,黄修国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最关键的是,咱们市农资开发总公司供应的议价肥,价格比社会上一些私人渠道的还要贵!县里的农资公司的进货价格比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便宜不了多少,压货压得公司都压垮了,咱门的群众意见很大啊!新闻上说的25一袋的肥料,咋买不到。胆子大的,当着面就骂党委政府糊弄人!”

黄修国听着,眉头渐渐锁紧,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他看向黄修国,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和隐隐的怒意:“伟正啊,不应该吧?省里定的平价肥指标比例是1:3,也就是平价肥占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市里也应该是按这个比例往下分配的。市场供应虽然紧张,但平价肥不应该这么难买啊?你们县里拿到的平价肥指标比例是多少?”

黄修国叹了口气,声音带着无奈说道:“省长、书记,说出来你们都不信,我们县里拿到的平价肥指标比例……是1:9!而且,就算有指标,供销社和农资开发总公司那边也经常说没货!群众拿着指标买不到平价肥,只能干着急!追肥季节就那么几天,错过了就影响产量!大家没办法,只能咬牙去买高价议价肥!这明摆着是逼着群众多花钱啊!”

“1:9?!”于伟正书记的声音陡然拔高,他一拍桌子,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桌上的茶杯都晃了晃。整个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胡闹!简直是胡闹!”于伟正脸色铁青,目光能刮肉一般扫过全场,“省里定的1:3,到了县里就变成了1:9?!这中间差的6成指标,肥料去哪里了?省里给县里配的平价肥指标哪去了?!嗯?!”

于伟正转头,盯住坐在旁边的市长张庆合,声音很是严肃的质问:“庆合同志!你是市长!这农资供应、指标分配,是政府口的工作!怎么回事?!问题出在市里,怎么上传下达变成了欺上瞒下?!农业局的胆子也太他妈的大了!没有王法了啊?!这是要喝农民的血吗?!”

张庆合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他作为市长,主管经济工作,农资供应这块虽然不是他直接抓,但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他难辞其咎。他张了张嘴,想解释什么,但看着于伟正那几乎要喷火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终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和满脸的尴尬,声音干涩地承认:“书记……这事……农业局……”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非常明确——问题出在市农业局。

岳峰副省长一直沉默地听着,脸色也变得异常凝重。他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漂浮的茶叶,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从东原一步步干上来的老农业,此刻内心已是波涛汹涌。他轻轻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接触时发出“嗒”的一声轻响,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他缓缓开口算道:“1:3的指标,执行成了1:9……平价肥买不到,议价肥价格畸高……农民种地,本就不易啊……”

于伟正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怒火,目光重新转向黄修国,语气带着一种必须深挖到底的决心:“老黄!你继续说!把你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全都说出来!不要有任何顾虑!天塌下来,有市委顶着!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惠民政策要落实到位,不能让好政策在‘最后一公里’打了折扣,甚至变了味!谁在中间搞鬼,截留、克扣、倒卖农民的平价肥指标,就是给群众过不去,就是跟党委政府过不去,我到东原来,毙了两个,仍然刹不住歪风邪气,那就再抓!对这种行为,市委的态度是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黄修国看着于伟正眼神里满是愤怒,又看了看岳峰副省长沉静却隐含威严的面容,心里多了一份胆怯,也是有些懊悔,自己咋就把话说的那么直接。他看到省长、书记都如此重视,知道犹豫不得,就继续说道:“省长,书记我只是就事论事啊,把基层看到的情况如实汇报。群众反映,平价肥指标少、难买,这背后……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们不清楚,估计是有客观原因,说不定其他县指标多也有可能。

于伟正直接道:“说假话你就可以出去了,很明显有人把平价肥的指标挪用了,甚至可能把平价肥转手当议价肥高价卖了!不然,市农资公司的议价肥价格,怎么会比私人的还高?这没道理!”

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臧登峰坐在一旁,脸色也很不好看。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插话提醒道:“书记,农业局……主持工作的是魏昌全同志……”

于伟正目光一凛,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说道:“魏昌全?我拿下的就是他!干不好就不要干了!也不要再主持农业局工作了!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坑农害农,这就是最大的失职渎职!还主持什么工作?!志远同志!”他转向市委秘书长郭志远,“记录!立刻通知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马上进驻市农业局和市农资开发总公司!彻查农资指标分配、价格执行、肥源流向等问题!涉及谁查谁,一查到底!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魏昌全同志建议双规处理配合调查!”

于伟正这番表态,如同雷霆炸响!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直接在会上双规一个市局主持工作的党组副书记的职务,这力度在东原官场极为罕见!充分显示了他对坑农害农行为的深恶痛绝和整顿吏治的坚定决心!

但话说回来,于伟正还是给魏昌全留了面子,建议双规,但是市委书记讲的建议,谁敢不接受那!众人的眼神都极为复杂而沉重,双规一个主持工作的副书记算不了什么,但是魏昌全是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周鸿基在东原的秘书。如今的周鸿基还在位置上,不少声音都在说于伟正到东原来工作,是离不开周家的。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多少还是有些站不住脚了。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众人略显粗重的呼吸声。张庆合绷着嘴,内心里对伟正书记都多了一份敬佩。王瑞凤点了点头,很是认同这种做法,说道:“魏昌全同志不仅是农业局主持工作的副书记,还是市农业局农业开发公司的一把手,他必须交代问题。其他与会人员也都神情肃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岳峰副省长这时才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于伟正,又落在黄修国那带着期盼和一丝忐忑的脸上。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带着一种饱经沧桑的感慨:“还是那句话,农民啊很不容易啊……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挣的都是血汗钱!农资价格虚高,指标被截留,这等于是在他们伤口上撒盐!道方同志经常讲,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政治上的问题,我看这个问题这不仅是经济问题和农业问题,更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啊!伟正同志处理得很及时,很果断!我是完全支持的!省委省政府啊对坑农害农的行为,同样是零容忍的!这件事,省农业厅会密切关注,全力支持市里的调查!一定要给农民兄弟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该处理的处理,该法办的法办!绝不姑息养奸!”

岳峰的话,既肯定了于伟正的决定,又为这件事注入了更强大的力量。省、市两级主要领导的态度如此鲜明而强硬,让所有人都明白,这次,是动真格的了。东原市农业系统和农资供应领域,必将迎来一场大地震。而这场地震的震源,正是源于东洪县这片贫瘠土地上,一个基层副县长在省委领导面前,鼓起勇气说出的大实话。我作为县长,先是为老黄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