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赵东返回东原,永林离开东投
在市“三学”阶段性总结会上,于伟正做完了工作部署之后,起身离开了会议室。市委秘书长郭志远如今充当了秘书的服务角色,很快为于伟正拉开了凳子。于伟正与郭志远出门之后,纪委书记林华西掏出电话打给侯刚,说市委常委会开完了,可以来汇报了。
这个时候,省委组织部的办公室主任赵东也来给于伟正汇报工作。于伟正看到赵东之后,就吩咐郭志远说让赵东去他的办公室坐一会。
郭志远看到赵东也很诧异,如今的赵东是省委组织部的办公室主任,于伟正最信任的老部下,这个时候到东原来,必然是有事。郭志远就将赵东请到了办公室。
郭志远给赵东倒了杯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赵主任,工作怎么样?在省里接触面广,视野开阔,比我们这些在基层的强多了。”
赵东接过水杯,客气地笑了笑:“郭秘书长说笑了,都是搞服务工作,本质一样。在省里跟在市里,都是围着领导转,围着工作转。”
郭志远点点头,语气带着一丝感慨:“是啊,服务对象不一样,但责任都一样重。您是服务省委组织部长,我是服务于书记。于书记啊是得到咱们省委认可的干部,思路清,魄力大,跟着他干,压力不小,但学的东西也多。”他顿了顿,看似随意地补充道,“赵主任啊,咱们领导来了之后一直没说秘书的事,您看……要不要您来给领导重新当秘书?您熟悉领导的工作习惯,配合起来肯定更默契。”
赵东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笑容不变,心里却飞快地转着念头。郭志远这话,看似热情推荐,实则是在试探。自己现在已经是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正儿八经的正县级干部。市委书记配个正县级秘书?这规格闻所未闻,除非是省委书记。郭志远不可能不知道这点,他这么说,要么是故意拿话挤兑自己,要么就是担心自己回来会威胁到他市委秘书长的位置。
赵东端起水杯抿了一口,掩饰着内心的波动,语气平和地回应:“郭秘书长,您这是抬举我了。我现在这个位置,是组织上的安排,也是于书记以前关心培养的结果。至于秘书的事,领导自有考虑,我们服从安排就是了。再说了,您把市委办的工作抓得这么好,领导身边有您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把关,比我们这些毛头小子强多了。”他巧妙地把球踢了回去,既表明了自己无意争这个位置,也捧了郭志远一下。
郭志远闻言,脸上笑容深了些:“赵主任太谦虚了。你是领导一手培养起来的,能力水平大家有目共睹。回来也好,在领导身边,进步更快嘛。”他话锋一转,“对了,这次回来是公干还是……”
“主要是老家有事,顺便啊向于书记汇报一下思想,顺便也看看老领导。”赵东含糊地应道。他这次回来,确实带着任务,也听到了不少关于东原的议论,心里有些话想对于伟正说,但面对郭志远,他自然不会交底。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气氛看似融洽,实则各怀心思。郭志远作为市委常委、秘书长,是于伟正身边最近的人,对赵东这个“老部下”突然回来,自然带着几分审视。而赵东在省委机关历练多年,也深知官场规矩,说话滴水不漏。
就在这时,市纪委书记林华西和纪委副书记侯刚两人来到了于伟正的办公室门口。郭志远见状,对赵东说:“赵主任,你先坐会儿,林书记他们来汇报工作了。”
赵东点点头:“您忙。”
郭志远招呼一声林华西过后,就敲了敲于伟正的办公室门,得到应允之后,林华西和侯刚推门进了于伟正办公室。于伟正正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在看。看到两人进来,他头也没抬,指了指沙发:“坐吧,不影响,你们汇报你们的。”他一边说着,一边继续翻看手里的材料,眉头微锁。
林华西看了一眼侯刚,侯刚会意,清了清嗓子,开始汇报:“书记,关于魏昌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调查,目前有了初步结论,这是调查报告,请您审阅。”他将一份厚厚的报告放在于伟正桌上。
于伟正放下手中的文件,拿起那份调查报告。他翻开封皮,目光直接落在涉案金额那一栏——“473万元”。这个数字像根针一样刺进他的眼睛。他握着报告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9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才1700元左右,473万,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枪毙十次!
他强压下翻涌的怒火,知道天塌下来,也不能失态,特别是魏昌全是周鸿基曾经的秘书,一旦自己失言说了什么,传到领导耳朵里,也是多惹了麻烦。
于伟正一边翻看报告一边低声问道:“473万?查实了?”
侯刚连忙回答:“书记,这是目前查证属实的金额。主要涉及他在担任市农业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期间,利用平价化肥指标分配权,通过虚报冒领、高价倒卖、截留挪用等方式,侵吞、贪污公款。魏昌全本人已于案发前潜逃,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全力追捕。”
于伟正一页页翻看着报告,上面详细列举了魏昌全的操作手法:伪造单据、虚增采购量、将平价指标转议价销售、收取回扣、挪用公款用于个人投资……手段之大胆,数额之巨大,触目惊心。他越看脸色越沉,看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啪”地一声将报告合上,重重拍在桌面上。
“无法无天!简直是无法无天啊!”于伟正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一个处级干部,就敢贪这么多!枪毙他十次都够了!这是对党和人民的犯罪!是对东原几百万老百姓的犯罪!”
他地扫向林华西和侯刚:“市纪委和市公安局必须紧密配合!成立联合专案组!我不管他跑到天涯海角,还是钻到哪个老鼠洞里,必须把人给我抓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相关涉案人员,一个都不能放过!该抓的抓,该查的查!不管涉及到谁,不管有什么背景,一律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理!这个案子,要办成铁案!办成震慑全市干部的典型!”
林华西和侯刚感受到书记话语中的雷霆之怒和坚定决心,侯刚说道:书记,我们坚决落实您的指示!保证完成任务!”
于伟正不想在魏昌全的问题上表态太多,就说侯刚同志,你抓紧去办,华西,你留一下。
侯刚拿起报告,向林华西看了一眼,得到后者一个肯定的眼神后,便快步离开了办公室。沉重的关门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办公室里只剩下于伟正和林华西两人。于伟正深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浓重的烟雾,目光透过烟雾,望向窗外渐渐沉入暮色的城市轮廓,那目光里充满了忧虑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他掐灭了烟头,又续上一支,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和推心置腹的意味:
“华西啊,”他很少这样直接称呼林华西的名字,“魏昌全这个案子,触目惊心啊!一个处级干部,就敢贪这么多!四百七十三万!这相当于多少普通工人一千年的工资?这简直是丧心病狂!无法无天!”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痛心,“但这还只是在农业开发总公司!一个不算最大的市属企业!”
他弹了弹烟灰,看向林华西,那眼神仿佛要穿透表象,直抵核心:“东原最大的国企是谁?是东投集团!那是我们东原经济的顶梁柱啊!资产规模、影响力,远非农业开发总公司可比!齐永林同志在那里党政一肩挑,权力高度集中!你说,”于伟正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近乎拷问的力度,“我心里有没有底?华西,你作为纪委书记,你心里有没有底啊?!”
林华西心头一震。他没想到于伟正会如此直接地抛出这个问题。东投集团是东原的明星企业,齐永林更是资历深厚、人脉广泛的老领导。他沉默了片刻,脸上露出凝重而坦诚的神色,缓缓摇了摇头,声音很是谨慎:“书记,说实话……没有底。东投集团体量庞大,业务复杂,关联企业众多。齐永林同志在集团威望很高啊,管理风格也比较……独立。我们纪委虽然对国企有监督职责,但东投集团……情况特殊,介入深度有限。
于伟正点了点头,示意林华西继续说下去。
“目前,我们没有掌握东投集团存在类似魏昌全案这种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确凿证据。但是,”林华西话锋一转,语气带着职业的警觉,“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制衡,本身就存在巨大风险。任何企业,如果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都容易滋生问题,甚至……失控。”
“是啊!”于伟正声音带着深深的忧虑,“这正是我最担心的!魏昌全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不算太大的农业开发总公司就能捅出这么大的窟窿,那东投集团呢?它要是出了问题,那就不只是几百万、几千万的事!那是动摇东原经济根基的大事!后果不堪设想!”
于伟正不敢往深了想,无论哪一级的干部,都不愿些都是惨痛教训:“华西同志,我看不能再等了!必须未雨绸缪!我考虑,由你亲自带队,以‘三学’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身份,对东投集团进行一次深入的‘回头看’!重点不是去抓咱们同志的小辫子,而是要帮助东投集团查找在党的建设、内部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