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贾彬初识林雪,伟正退回新民(第2页)
林雪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翻阅的速度,依旧没接话。牛蒙自觉无趣,又晃悠回自己座位,继续翻他那本旧杂志去了。
林雪翻看着1992年的党委会记录,内容大多中规中矩。翻到年初一次会议记录时,她的目光停留在一行字上:“会议研究决定,同意下属东投建筑公司承建市计划宾馆二期工程,由集团提供全额担保,并向市建行申请专项贷款叁仟万元。”后面有齐永林龙飞凤舞的签名。她心里微微一动,拿出笔记本,记下了这个议题和决定。
贾彬来到集团副总经理胡晓云的办公室。胡晓云是集团领导班子中唯一的女性,分管人事和行政,长相出众,精明干练,在齐永林担任市长的时候,是大家口中经常提到的干部。
见到贾彬,胡晓云热情地起身相迎:“贾组长!欢迎欢迎!快请坐!”亲自给贾彬倒了杯茶。
“胡总客气了。”贾彬坐下,开门见山,“胡总,工作组刚进驻,对集团情况还不熟悉。想跟您了解一下,集团近期有哪些重点工作在推进?特别是‘三学’活动方面,集团党委下一步有什么具体安排?”
胡晓云笑容得体,语速不快不慢:“贾组长,您来得正好。集团目前重中之重,就是全力推进几个大项目:一个是东投大厦,这是市里的重点项目;一个是跟光明区政府合作的雨污排水管网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当然还有客运、建筑、水库和水厂,还有就是高粱红酒推向全国的事,本来啊我是打算出差的,这不,因为我在抓三学,所以啊我也就没去。齐董事长这段时间主要精力都扑在这几个项目上,经常出差。”
贾彬说道:“是啊,东投是东原第一大国企啊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一样啊。”
胡晓云将话锋转到“三学”活动,“‘三学’活动,集团党委一直高度重视。齐董事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前期也组织了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下一步嘛,主要还是围绕‘学用结合’,把学习成果体现到推动项目攻坚、提升管理效能、加强风险防控上。具体的深化整改方案,党政办正在起草,齐董事长要出差几天,等他回来审定后,再向工作组详细汇报。”
贾彬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嗯,围绕中心工作抓学习,这个思路是对的。项目推进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市里或者工作组协调的?”
胡晓云摆摆手:“暂时没有大的困难,都在可控范围内。有贾组长和工作组在,我们心里就更踏实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集团的组织架构和干部队伍情况,胡晓云介绍得滴水不漏。贾彬感觉像一拳打在棉花上,获取的信息都是公开的、表面的。临走时,胡晓云热情地说:“贾组长,晚上齐董事长设宴,给您和工作组的同志接风洗尘,您可一定要赏光啊!”
贾彬知道,和东投集团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需要长期做准备的,就道:“一定,一定。谢谢齐董事长和胡总。”贾彬告辞出来,心里沉甸甸的。东投集团就像一个运行严密的机器,齐永林是绝对的核心,外人很难轻易窥探到内部的真实运转。
回到工作组办公室,顿时感觉办公室清爽了起来。看着干净整洁的办公室,贾彬问道:“牛蒙啊,垃圾丢在那个地方了啊。”
牛蒙一时语塞,林雪马上说道:“书记,在一楼拐角,有什么垃圾,我去处理!”
贾彬没说话,只是觉得这个牛蒙,老牛都退休了,还在自己这里摆架子。贾彬看到林雪桌上摊开的笔记本和旁边几份做了标记的记录本,问道:“林雪,有什么发现吗?”
林雪连忙站起身:“贾书记,我正在看以前的党委会记录。暂时没发现‘三学’活动方面特别的问题。就是觉得资料还是很多。”
贾彬接过记录本看了看,眉头微蹙。他点点头:“嗯,东投集团啊下属企业比较多,资料多事正常的,但是要搞清楚,资料多是一方面,资料的质量嘛,是另一方面?至于业务上的事,原则上我们不插手。”
“暂时就这个比较特别。”林雪回答。
“好,继续看吧。”贾彬放下记录本。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办公室整理了资料,总算有了点样子。贾彬目光在林雪身上停留了一瞬,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她的工作,“行,咱们开个短会。”
三人围着茶几坐下。贾彬翻开笔记本,神情严肃起来:“市委派我们工作组进驻东投集团,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更是考验。东投集团情况特殊,齐永林同志是老领导,级别高,资历深,企业也是他一手带大的。但再特殊,它也是市属正县级国有企业,必须接受市委的领导!”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我们的任务很明确,就是指导、协助东投集团党委深化‘三学’活动整改提升,核心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记住,我们是来帮忙的,不是来添乱的!指导不领导,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这是市委于书记反复强调的原则!”
“具体怎么做?”贾彬看向那几大箱文件,“第一步,就是吃透情况!林雪,牛蒙,你们俩分工,把这些文件资料分类整理好。重点看三学活动之后的党委会记录、总经理办公会纪要、‘三学’活动所有材料,还有集团和各分公司的经营分析报告。特别是党委会记录,要仔细看,看党委是怎么研究重大问题的,看‘三学’活动是怎么部署落实的。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向我汇报。”
“是,贾书记!”林雪立刻应道。
牛蒙也应了一声:“知道了。”
“好,那就开始吧。”贾彬合上笔记本。
下午,市委组织部部长李学武来到市委书记于伟正办公室汇报工作。
“书记,‘三学办’那边力量还是需要加强啊,特别是像东投集团这样的大企业,我与贾彬交流了,工作组人手有点单薄。我考虑,从下面县区抽调几位有基层经验、熟悉企业情况的同志上来充实一下?”李学武建议道。
于伟正靠在椅背上,手里把玩着一支红蓝铅笔,沉吟片刻:“可以。人选要精挑细选,政治素质过硬,能力要强。另外,”他话锋一转,语气平淡,“东投集团那边,工作组刚进去,齐永林同志经营企业多年,经验丰富,工作组要多学习,多请教。那个邹新民,还在‘三学办’吗?”
“在的,他是林华西书记推荐过来的。”李学武回答。
“让他回东投集团吧。”于伟正放下铅笔,“他是东投的老人了,熟悉情况。让他回集团,把精力用到集团工作上,配合好贾彬同志。‘三学办’这边,就不要两头跑了。”
李学武心里清楚,于伟正上午要了邹新民的档案。邹新民是纪委书记林华西的老乡,上次常委会上林华西投了反对票,于书记这是借机调整,似乎有剪除林华西在“三学办”的触角的意味。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好的,书记,我马上安排。”
“还有,”于伟正继续说道,目光变得深邃,“‘三学办’不能只满足于搞活动,要提升站位!要把它建设成一个具备综合研究能力、能够掌握前沿动态、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的平台!要成为培养年轻优秀干部的摇篮!白鸽同志那边正在和中央和省理论刊物对接,争取推出一批高质量的‘三学’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你们组织部要配合好,把人才储备好,把成果提炼好!要围绕‘学讲话、学经验、学典型’的核心,深入研究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总结提炼我们东原在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思想解放方面的鲜活经验!要有拿得出手、叫得响的东西!”
“明白!书记放心,我一定落实好!”李学武郑重表态,记录下要点。
李学武离开后,市委秘书长郭志远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书记,这是第一季度各县区主要经济指标初步分析报告,请您审阅。”
于伟正接过报告,翻开仔细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报告显示,一季度全市经济增长乏力,gdp同比增幅仅3.1%,工业增加值增幅1.8%,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3%,在全省排名靠后。更让他意外的是,在“三学”活动开展情况评估中表现突出、多次被点名表扬的滨城县和定丰县,经济指标竟然排在了倒数后三名!滨城县gdp负增长,工业增加值下降5.2%;定丰县也好不到哪去。而几个“三学”活动搞得不太积极,甚至被市委“三学办”通报批评的县,如平安县、曹河县、临平县,经济指标反而排在前列!平安县gdp增幅达8.7%,工业增加值增长12.3%,高居榜首!
“滨城、定丰……倒数后三?”于伟正指着报告,声音带着冷意。
“成绩倒是很稳定!”
一直倒数,不思进取,当然稳定了!”于伟正把报告“啪”地一声拍在桌上,“郭秘书长,讲话材料要改!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要直面问题!一季度经济形势严峻,数据难看就是难看!要深刻反思,找出症结!不要遮遮掩掩!特别是滨城、定丰这两个‘三学’先进县,经济搞成这个样子,怎么解释?学用结合体现在哪里?光喊口号能当饭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