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1169章 贾彬初识林雪,伟正退回新民

东投集团指导组的临时办公室里,阳光透过蒙着一层薄灰的玻璃窗照进来,光柱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贾彬站在屋子中央,环顾四周。这间办公室确实够大,但空旷得有些过分。除了三张的办公桌、几把椅子、一个空荡荡的文件柜和一部红色电话机外,几乎一无所有。墙角堆着几箱刚送来的文件资料,散发着油墨和灰尘混合的气味。墨绿色的窗帘垂着,上面落满了灰,轻轻一碰,就扬起一片尘雾。空气里弥漫着一股久未通风的陈腐味道。

贾彬伸手在办公桌光滑的漆面上抹了一下,指尖立刻沾上一层灰。他微微蹙眉。他参加工作就在市委组织部,后来到定丰县挂职县委常委,再回到市委组织部担任副部长,再到平安县委副书记,一路走来,办公条件虽不奢华,但窗明几净、整洁有序是基本保障。眼前这景象,实在有些出乎意料。

正觉得指导组是没有被重视,这个时候,宋清仁就推门又进来,送来了扫把和簸萁。

宋清仁以前在市政府的时候,就认识贾彬,宋清仁知道,贾彬到东投集团来,代表的是市委,搞些基本的后勤保障,即是份内之事,也是向指导组表明态度。

宋清仁笑着道:“老领导啊,这个东投集团啊听着名号很大,但是实际上啊,办公条件很一般,不过等到明年,最快今年年底啊,东投大厦有12层高,到时候条件就好了。”

贾彬知道宋清仁曾经是齐永林的秘书,深得齐永林的信任,就客气道:“啊,这里啊条件不错,收拾一下就可以了。”

是啊,主要是时间太突然了,不然的话,我们安排人收拾。

贾彬不想在这些小事上讨论来讨论去:“算了,这点工作嘛,体量不大,这样,清仁啊,你安排一下,去把齐书记交代的材料啊,准备一下。”

宋清仁点头说:“都准备好了,我安排人送过来,我再安排人,送些生活用品来。”

门口的时候,宋清仁低调的陪同贾彬来的连个同志打了招呼。

跟着他来的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站在门口,脸上也带着点茫然。男的叫牛蒙,二十出头,穿着件时兴的棕色皮夹克,头发梳得油亮,眼神里带着点漫不经心,看起来有些放荡不羁,这个形象打扮非常时尚,倒是和香港电影里形象差不多,但却不符合大众印象里干部的标准。

女的则是林雪,看起来比牛蒙大年长几岁,穿着也是朴素,扎着简单的马尾辫,眼神清澈,带着点初入大机关的的谨慎。

贾彬认识牛蒙。他是前市人大牛副主任的侄子,当年牛副主任还在位时,费了不少劲把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牛蒙从县里弄到市委组织部党建科,解决了编制。但这小伙子心思活络,不太踏实,在组织部待了好几年也没见长进。至于林雪,贾彬只知道她是市政府秘书二科临时抽调到“三学办”的,具体背景不清楚。这两个人,都是“三学办”协调办塞给他的,并不是他自己挑的人。

贾彬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的黑色公文包放在靠窗那张看起来最干净的办公桌上。

林雪看了看满屋的灰尘,犹豫了一下,主动开口,声音清脆:“贾书记,这屋子灰太大了,我去找他们借个扫把和抹布,打扫一下吧?”

在市里,不少人都是喊贾彬为贾部长或者现在的职务贾组长,贾书记是自己在平安县的称呼,贾彬道:“小林是吧,你认识我?”

林雪态度诚恳:“书记,我以前在平安县公安局政工科工作,您过年的时候去慰问过我们,还到了我们办公室。”

在平安县,贾彬是抓群团和组织的副书记,是县里名副其实的三把手,对于公安局,他只知道班子里的几个干部,对于一个政工科实在是没什么印象,但看林雪主动提出打扫卫生,再加上那句久违的书记,让贾彬对林雪印象不错。但是贾彬脸色并无变化,毕竟这个从县公安局政工科直接调到市政府办二科这个跨度实在太大,这说明林雪的背后,绝对是有复杂关系的。

贾彬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嗯,去吧。”他当了这么多年领导,早就习惯了有人打理这些琐事。

牛蒙则撇了撇嘴,双手插在皮夹克口袋里,探出头朝外打量着这个东投集团的机关大院,并没有听清楚里面两人的对话。

林雪很快端着一个搪瓷脸盆回来了,盆里放着抹布。她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开始干活。先是用扫帚扫去地面厚厚的浮灰,灰尘扬起,呛得她咳嗽了几声。接着打湿抹布,仔细擦拭桌椅窗台。窗台上散落着一些废弃的文件,林雪好奇地拿起一份,上面印着“光明区革命委员会”的抬头,纸张已经泛黄发脆。

灰尘实在太大,她忍不住又咳了几声,对贾彬说:“贾书记,灰尘太大了,要不您先出去透透气?我很快就好。”

贾彬也觉得这环境确实没法待,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嗯,我出去转转。你们忙。”他走出办公室,在空旷的走廊里踱了几步,想了想,又折返回来,对林雪说:“我去趟胡晓云副总经理办公室,你们收拾好了,等我回来开个短会。”

按说贾彬是没必要对林雪这么客气的,但是他实在搞不清楚林雪的背景,搞组工出身,知道该在什么样的人跟前说什么话,对于不清楚背景关系的人,多客气几句没有坏处。

贾彬刚走,后勤的两个小伙子就又送来满满两大箱文件资料,“哐当”一声放在墙角。

两人也不打招呼,牛蒙探头看了一眼,撇撇嘴:“我的天,这得看到猴年马月去?齐董事长这是给咱们下马威呢?”

牛蒙看着林雪忙活,丝毫没有帮忙的意思。他打量着林雪,眼神带着点探究:“哎,林雪同志,你是哪个部门抽上来的?以前在‘三学办’没见过你啊?”

三学办有七八个组,每个组都有四五个人,加上组长有四五十人,平日里相互之间也很少串门,认识和不认识倒是都属正常。

林雪知道,人在外面自然是要学会自己抬举自己,一边用力擦着桌子,一边回答:“我是市政府秘书二科的。”

“秘书二科?”牛蒙眼睛一亮,语气顿时热络了几分,带着羡慕说道“哟!那可是好地方啊!市委大院里都知道,秘书二科除了比市委一科低调些,比市政府一科还吃香!王瑞凤副市长?她真是省委赵道方书记的儿媳妇啊?”他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带着八卦的兴奋。

林雪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她想起刚到二科报到时,晓阳特意叮嘱过,秘书工作首要就是口风紧,涉及领导的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她含糊地笑了笑:“牛哥说笑了,我就是个新人,刚去没多久,领导的事哪能知道那么多。”

牛蒙见林雪不接茬,打量着林雪,说道:“能去二科?你是谁的关系?”

“没有关系!”

林姐,没有关系你能去二科?不可能!

林雪只是当牛蒙是个不懂事的年轻干部,就没在搭话。

牛蒙有些无趣,又倚回门框,开始抱怨起来:“唉,说起来真倒霉!我本来在‘三学办’干得好好的,跟着周海英组长多好!周组长你知道吧?那可是省委周鸿基秘书长的公子!跟着他,机会多的是!谁知道这次被发配到东投来了,跟着贾彬……”他瞥了一眼正在擦窗台的林雪,声音更低了,“东投这地方,水深着呢!齐永林那是啥人物?以前当过市长的人!咱们工作组夹在中间,能干啥?纯属吃力不讨好!”

贾彬走后,牛蒙还在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运气不好,错过了在“三学办”例会上见到市委书记的机会。林雪只是听着,手上动作不停。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办公室总算有了点样子。桌椅窗台擦干净了,地面也拖了,虽然角落里那几大箱文件还堆着,但至少能坐人了。

林雪没接话,走到箱子前,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码放整齐的文件夹,标签上写着“东投集团党委会记录(1991年度)”。她抱起一摞,放到自己桌上,开始一本本翻阅起来。纸张有些泛黄,带着陈年的油墨味和淡淡的霉味。记录本很厚,字迹工整,但内容多是学习传达上级文件、研究人事任免、讨论经费使用等常规议题。

牛蒙磨蹭了一会儿,也拖过一个箱子,随手抽出一本翻看,没看几页就哈欠连天。他凑到林雪桌边,压低声音:“哎,林雪,你以前在市政府二科,天天跟着大领导,多风光啊!怎么被发配到这儿来了?这东投集团,各个都是关系户!你看贾书记,以前在平安县当副书记,多舒服,现在被弄到这来坐冷板凳……”

林雪头也没抬,一边快速浏览着记录,一边淡淡地说:“牛蒙,工作就是工作,在哪都一样。贾书记说了,我们是来帮忙的。”

“帮忙?”牛蒙嗤笑一声,“帮倒忙还差不多!你是不知道,我在‘三学办’待过,跟着周海英组长多好!走到哪里都是党政一把手陪着,现在你再看看,这不是明显的那咱们这些小豆芽不当菜嘛。不是我不帮你打扫卫生啊,这明明就是东投他们该干的活,只是东投牌子大,齐永林根本没看上贾彬……”他瞥了一眼门口,声音更低,“我听说啊,上次市委常委会上,于书记想动齐永林的党委书记位置,结果被张市长他们联手给否了!咱们贾组长,就是于书记硬塞进来的一颗钉子!齐永林能给他好脸色看?等着瞧吧,有咱们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