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7章 更重要的
“羽昕,这么着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赵长天问道。
他一边说,一边径直走到苏羽昕对面坐下,目光专注地看着她。
苏羽昕微微点头,伸手为赵长天倒了一杯红酒。
晶莹的液体在酒杯中轻轻晃动,散发着醇厚的香气。
她轻声说道:“今天下午,我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
方振国得知你在研讨会上备受关注,心里很是嫉妒。
他已经安排人密切监视你。
想知道你在会上和哪些人接触,有没有达成合作意向。”
赵长天眉头微皱,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
红酒的酸涩在舌尖散开。
他思索片刻后说道:“看来方振国已经坐不住了。
他想知道我们的合作计划,很可能会想尽办法从中破坏。”
说着,他将酒杯放在桌上。
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仿佛在敲打着内心的思索节奏。
苏羽昕眼神担忧地看着赵长天,说:“是啊,根据这两天的观察——
他这个人不达目的不罢休。
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极端的事。
我们得想个办法应对。”
她的眼神中满是关切,微微咬着嘴唇,显得有些焦虑。
赵长天微微皱眉,思考着应对之策。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说道:“既然他想知道,我们不妨将计就计。
我们可以故意透露一些假的合作信息给他,引他入局,让他自乱阵脚。”
他的眼神中透着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方振国落入陷阱的场景。
苏羽昕眼中露出一丝疑惑,问道:“可是,要怎么让他相信这些假信息呢?
万一被他识破,反而会让他更加警惕。”
她歪着头,对于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心存疑虑。
赵长天微微一笑,自信地说道:“这就需要我们精心策划一番了。
我们可以找一个看似可靠,实则与方振国有些关联的人。
让他无意间听到这些假消息。
方振国是多疑的性格。
他肯定会对这个消息半信半疑,但又忍不住去查证。
这样一来,他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无暇顾及其他破坏计划。”
他详细地阐述着计划。
试图让苏羽昕更清楚地理解。
苏羽昕微微点头,觉得赵长天的计划有一定可行性。
但仍有些担心地说:“这个方法虽然好,但风险也不小。
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一点差错,后果可能比较严重。”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赵长天安慰道:“我明白有一定风险!
但只要我们小心谨慎,做好每一个细节,一定能成功。
对了,你有没有查到方振国最近在公司内部具体拉拢了哪些人?”
苏羽昕轻轻咬了咬嘴唇,说道:“我已经有了一些眉目。
不过,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确定具体名单。”
赵长天点了点头,说道:“尽快查清楚,我们要清楚他的势力范围。
才能更好地制定应对策略。
另外,在采购环节,方振国可能也会有所动作。
你要叮嘱吴宇轩哥周雨薇——
密切关注采购部门的一举一动。
尤其是可能被方振国拉拢的人员。”
他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苏羽昕认真地听着,将赵长天的话一一记在心里。
说道:“我会转达给他们的。
你自己也要小心。
我担心,方振国很可能会对你不利。”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紧紧盯着赵长天。
似乎想从他的眼神中得到一个让自己安心的答案。
赵长天微微一笑,自信地说:“放心吧,我会小心的。
他想对付我,没那么容易。”
他拍了拍苏羽昕的手,试图让她安心。
苏羽昕的脸上却浮现出一抹红晕。
此时,服务员轻轻敲门后走进来。
将一道道精致的菜肴摆放在桌上。
热气腾腾的菜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两人一边用餐,一边继续商讨着应对方振国的具体策略。
从如何巧妙地散布假消息,到如何选择合适的诱饵。
再到如何应对方振国可能的反击。
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赵长天详细地分析着方振国可能的反应。
苏羽昕则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担忧。
两人的思维在交流中不断碰撞,计划也逐渐完善。
说着说着,赵长天似乎想到了什么。
微微叹了口气,说道:“羽昕,你知道吗?
我有个关系不错的老领导,他决定要进入体制内发展了。”
苏羽昕微微一愣,停下手中的动作。
好奇地问道:“哦?为什么突然做出这个决定?
在咱们国企当干部不也挺好的吗?”
赵长天轻轻放下手中的餐具,靠在椅背上。
说道:“他觉得体制内可能有更稳定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渠道。
羽昕,在你看来,体制内发展和在国企当干部——
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苏羽昕思索了片刻,说道:“要说共同点。
我觉得无论是体制内还是国企,都有一定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
都需要遵循相应的流程和规范来办事。
而且,两者都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
赵长天微微点头,认同道:“你说得对。
不过,我觉得在国企当干部,更注重业务能力和市场导向。
我们要应对市场竞争,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公司的发展壮大。
而体制内可能更侧重于政策执行和公共服务。
要以服务人民群众为首要目标。”
苏羽昕眼睛一亮,接着说道:“没错,还有一点。
在国企,业绩考核相对更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
比如公司的盈利、市场份额等。
但在体制内,考核可能更多元化。
涉及政策落实情况、群众满意度等多方面。”
赵长天端起酒杯,又抿了一口红酒,说道:“确实如此。
而且,国企的晋升除了看业绩。
还得看对企业战略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要能带领团队在市场中闯出一片天地。
体制内的晋升可能更看重政治素养、领导能力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苏羽昕微微皱眉,说道:“但不管是体制内还是国企。
人际关系都很重要。
在国企,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共同推动项目进展。
在体制内,同样要与上下级、各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赵长天笑着说:“你说得太对了。
不过,国企相对更具灵活性。
在一些决策和创新方面,只要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利益——
可以更快地做出调整。
而体制内由于涉及面广,决策可能需要更严谨的程序和多方的考量。”
两人就这个话题深入探讨着。
在交流中,他们不仅对体制内和国企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