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3章 激烈争论(第3页)

而在绿色环保业务方面。

引入周副总提议的智能环保设备租赁服务。

并且运用苏副总方案中的基础设施升级思路。

为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打造更好的硬件环境。

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赵长天讲完,目光期待地看向周海琼和苏羽昕。

然而,周海琼率先拧紧眉头。

语气急切地提出反对:“赵总,我明白您整合方案的初衷。

可这样做极有可能削弱业务的创新性。

就拿定制化健康管理套餐来说。

物业人员即便经过培训。

在专业程度上与专业医疗团队相比,依旧存在很大差距。

这很可能影响服务质量。

使得业主对我们的服务产生严重质疑。

进而损害公司的声誉。”

苏羽昕毫不示弱,立刻针锋相对地回应:“周副总,我承认你那些创新想法听起来很诱人。

但绝不能忽视潜在风险。

智能环保设备租赁涉及设备维护、管理等一系列繁杂问题。

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物业管理流程,必然会陷入混乱。

大幅增加运营成本和风险。

到时候公司面临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两人瞬间火药味十足,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争论如汹涌的潮水般愈发激烈。

原本,周海琼是打算做出妥协和让步的。

但昨天晚上,她在与一位老领导通过电话之后,改变了决定。

周海琼激动地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

提高音量说道:“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害怕风险就畏缩不前。

新业务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崭露头角,创新性是关键。

否则,和那些墨守成规的竞争对手有何区别?

难道我们要一直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吗?”

苏羽昕也“腾”地一下站起来,直视着周海琼。

毫不退缩地反驳:“但创新必须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

如果只盲目追求创新,而对实际运营中的种种问题视而不见。

那新业务不过是空中楼阁,看似美好却不堪一击。

根本无法长久立足。

我们要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不能只顾眼前的一时风光!”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其他部门负责人看着两位副总激烈争吵,都面露难色,神色十分谨慎。

孟昭明犹豫再三,还是硬着头皮缓缓说道:“两位副总的观点都在理。

我们市场处自然希望新业务凭借创新性吸引市场目光。

可风险过高确实会给推广工作带来巨大阻碍。

这其中的平衡着实难以把握。”

岑知夏也赶忙附和:“没错没错!

从调研情况来看,业主们既期待新颖独特的服务。

又格外看重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两者之间想要找到完美的平衡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吴宇轩也忍不住忧心忡忡地发言:“资金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要是方案频繁变动,预算根本没法准确评估。

这对我们财务工作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每一笔资金的分配都需要精确规划。

不然很可能导致财务混乱。”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场面一时间陷入僵局。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赵长天,等待他给出指引。

赵长天颇为无奈。

但他深知,自己作为一把手,必须稳住局面。

引导大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他耐心地说道:“两位副总,我完全理解你们的坚持。

创新和稳定对于新业务来说,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我们今天齐聚于此,就是为了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既能充分发挥创新的优势,又能有效降低风险。

大家不妨再深入思考一下,如何更好地融合两个方案的长处。”

周海琼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激动的情绪平复下来。

缓缓说道:“赵总,我觉得可以这样调整。

在定制化健康管理套餐的实施过程中。

物业人员主要负责一些相对简单、基础的事务。

比如定期上门了解老人的日常饮食喜好、活动量等信息。

然后及时反馈给专业医疗团队。

专业医疗团队依据这些信息,为老人量身定制更精准、更专业的健康管理方案。

这样既能让物业人员发挥辅助作用。

又能最大程度保证服务的专业性。”

苏羽昕听后,思考片刻,接着说道:“对于智能环保设备租赁服务。

我们可以专门组建一个设备管理小组。

成员由经过严格专业培训的物业人员构成。

这个小组负责设备的日常巡检、简单故障维修等工作。

同时,与设备供应商建立紧密且高效的合作关系。

一旦遇到复杂问题,能够迅速获得专业的技术支持。

如此一来,既能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又能合理控制运营成本。”

赵长天听着两人的提议,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说道:“这两个提议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大家觉得如何?”

部分负责人点头表示认可。

但仍有一些人面露犹豫之色,似乎仍有所顾虑。

这时,林晚晴微微皱眉,说道:“赵总,虽然这两个提议理论上可行。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如何保障物业人员和专业团队之间沟通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以及如何确保设备管理小组的培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新业务的推进。”

孟昭明也紧接着补充道:“没错,宣传推广方面同样不容小觑。

如果方案频繁变动,我们的宣传策略也得跟着及时调整。

这对我们市场处而言,无疑是个艰巨的挑战。

我们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制定并执行有效的宣传计划。

以确保新业务能够得到市场的关注和认可。”

会议室里再次展开热烈讨论。

大家围绕着周海琼和苏羽昕的提议,各抒己见,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有人提议建立定期沟通会议机制。

确保物业人员和专业团队之间信息传递的及时与准确。

有人建议制定详细的培训考核标准。

对设备管理小组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培训效果。

在讨论过程中,周海琼和苏羽昕虽然偶尔——

还会因为一些细节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但争论的激烈程度相较于之前已有所降低。

赵长天看着这一幕,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尽管还未达成完全一致的方案。

但至少大家都在朝着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向迈进。

然而,就在大家逐渐找到一些共识的时候。

周海琼突然话锋一转,表情严肃地说道:“赵总,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于新业务的资源分配。

倘若按照这样的融合方案,资源究竟该如何倾斜?

是更侧重于创新服务,还是物业管理优化?

这将直接影响到新业务各个环节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