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4章 争取资源(第3页)

希望能尽快开展试点工作。

但他们对新业务的具体内容和服务模式还有一些疑问。

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出详细方案。”

赵长天听后,心中一喜,同时又感到一丝忧虑。

喜的是终于有小区愿意主动配合试点工作。

这是新业务推进的一个重要契机。

忧的是,在周海琼和苏羽昕矛盾未解决,资源分配方案未确定的情况下——

如何能给出让业主委员会满意的方案呢?

赵长天立刻召集周海琼和苏羽昕到办公室。

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们。

两人听后,表情都十分复杂。

一方面,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在该小区成功试点。

无疑能为自己的方案增加说服力。

另一方面,她们也明白。

在当前这种矛盾状态下?

要共同制定出一个能让业主委员会满意的方案,难度极大。

周海琼率先说道:“赵总,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

我觉得可以以创新方案为主导,突出我们的特色服务。

这样才能吸引业主委员会。”

苏羽昕立刻反驳道:“不行,物业管理优化才是关键。

如果基础服务做不好,就算有再多创新,业主也不会满意。”

两人又开始争论起来,赵长天看着她们,摇了摇头。

他说道:“你们先别争了!

现在不是争论谁的方案更好的时候。

而是要想办法共同制定一个能满足业主委员会需求的方案。

这个机会来之不易。

如果因为我们内部的矛盾而错过,那将是公司的巨大损失。”

周海琼和苏羽昕听了赵长天的话,都暂时闭上了嘴。

但脸上依然带着不服气的神情。

赵长天无奈地说道:“这样吧,你们俩先回去。

各自根据业主委员会的需求,拿出一个初步方案。

明天上午我们再一起讨论,争取尽快确定最终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希望你们能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考虑。

以公司的利益为重。”

周海琼和苏羽昕离开赵长天的办公室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她们心里都清楚,这个试点小区的方案制定。

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谁能在方案中更好地展现自己方案的优势。

谁就有可能在接下来的资源分配中占据上风。

周海琼坐在办公桌前,看着窗外渐渐西斜的太阳。

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拿出一个完美的方案。

她开始重新梳理创新方案。

思考如何在满足业主需求的同时,突出创新服务的特色。

苏羽昕也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陷入了沉思。

她知道,这次机会对物业管理优化方案的推广至关重要。

她决定从物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

制定一个详细、全面且切实可行的方案。

虽然下班时间早就到了,但无论周海琼还是苏羽昕,都没有离开公司。

随着时间流逝,夜幕悄然降临。

城市的霓虹灯开始闪烁。

但黎光物业总部大楼内,周海琼和苏羽昕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周海琼坐在杂乱的办公桌前。

四周堆满了文件资料,宛如一座小山丘。

电脑屏幕发出的冷光映照着她疲惫却坚毅的脸庞。

眼神在各种数据与方案间穿梭。

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记录、圈画。

试图从这繁杂的信息中挖掘出创新方案最耀眼的亮点。

她深知,明日与苏羽昕的方案讨论。

无疑是一场决定成败的关键战役。

而手中这份凝聚心血的方案。

将是她为创新服务争夺资源的有力武器。

“创新服务必须成为吸引业主的核心竞争力。

可怎样才能在满足业主委员会需求的同时。

又突出创新的独特价值呢?”

周海琼喃喃自语,眉头紧紧皱在一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

她思索着,或许可以依据该小区业主的年龄结构和生活习惯。

对定制化健康管理套餐和智能环保设备租赁服务,进行个性化定制。

比如,若小区老年业主居多。

就着重强化健康管理套餐中慢性病监测与康复指导的内容。

要是年轻业主占比大,便突出智能环保设备的科技感与便捷性。

增添远程操控和智能联动等前沿功能。

与此同时,苏羽昕也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全身心投入地忙碌着。

办公桌上,物业管理优化方案的初稿已然完成。

但她精益求精,仍在逐字逐句地审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基础服务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这是新业务站稳脚跟的根基。”

苏羽昕暗自思忖,眼神中透着坚定。

她决定在方案里着重凸显物业管理优化——

对提升业主生活品质,以及物业保值增值的关键作用。

例如,详细阐述通过基础设施升级。

如何全面改善小区的居住环境,大幅降低设备故障率。

通过专业的人员培训,怎样显着提升服务质量。

让业主享受到更加贴心、周到、专业的物业服务。

为了让方案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苏羽昕安排人员——

紧急收集该小区目前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业主的各类反馈。

她打算通过深入的对比分析

让所有人都能清晰直观地看到物业管理优化后。

将为小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间在紧张忙碌的氛围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经夜深梦了。

周海琼揉了揉酸涩刺痛的眼睛,起身缓缓走到窗前。

望着窗外灯火辉煌却又略显冷漠的城市。

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她心里明白,自己与苏羽昕之间日益激烈的矛盾?

已经让公司内部的气氛变得压抑紧张。

而这次试点小区方案的制定,既是化解矛盾、携手共进的难得契机。

也极有可能让矛盾进一步激化,陷入更深的僵局。

“无论如何,一定要为创新方案争取到足够的资源。

公司不能一直墨守成规。

必须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寻求突破与发展。”

周海琼紧紧握住拳头,眼神中透露出破釜沉舟般的决然。

而在另一间办公室,苏羽昕停下手中的笔,靠在椅背上,轻轻叹了口气。

疲惫之感涌上心头。她并非不理解创新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

但在她看来,稳定可靠的物业管理。

始终是一切创新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坚实基石。

“如果连最基本的居住环境和服务质量都无法保障。

那么创新服务即便再好,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

苏羽昕深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

她必须凭借详实准确的数据和切实可行、落地性强的措施。

让所有人都深刻认识到物业管理优化的紧迫性与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