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5章 意图是什么?(第2页)

众人轻笑,气氛愈发融洽。

接着是一位一个大学教授讲话。

他讲完了后,终于来了一名政界的。

这是来自边蒙省的省委常委,名叫巴图,蒙古族,嗓音洪亮。他扬起脸道:“我老家是荷南人,但大家在边蒙就读。读了书后,就留在边蒙了!我从牧区干部做起,现在在系边蒙省省委常委,分管民族事务和边防协调工作。”

“好啊,巴图,在边陲这么些年,你的感触是什么?”

巴图老老实实道:“主要的,还是那边条件太苦了,冬天零下四十度,风刮得人脸像刀割,夏天又热,蚊子又多!不过……一起到边境的安宁!这也能挺得过去!”

领导静静听着,接着问:“巴图同志,那你有没有想过调回内地?毕竟年纪也不小了!而且牧区上学、看病,都不方便。”

巴图坦然一笑:“领导,说实话,有过机会,但我没走。毕竟,那些家属在内地的干部,比我更想回去!而我……实不相瞒,领导,我交往了牧区的一个女朋友。”

“好啊,巴图,你这还是为民族融合做贡献了!”领导这话一出,引来众人的哄堂大笑。

轮到路北方时。

路北方起身,略显拘谨道:“领导,各位好!我是来自浙阳的路北方,现任职务是浙阳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我参军退伍后,就一直在行政上工作!早些年,一下都在基层,当过镇长,镇委书记,也当县长、县委书记,后来进入常委班子,主要负责全省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的建设!还请诸位多多指教!”

领导目光微动,仔细打量了他一眼:“你当过乡镇党委书记?”

“回领导,我确实当过!”路北方点头。

“你们那乡镇,条件怎么样?”

“那时候,乡镇的条件,普遍要比现在差!那时候路不通、电不稳,群众最关心的是修路、通水、孩子上学。我们那里还是临河渔村,基层设施建设更难!不过,现在好了,那个乡镇成了旅游区,村民们都富起来了。”

领导没有夸他怎么样,而是顿了顿,又问:“你觉得,现在基层最大的难处,是什么?”

路北方略一思索,答道:“基层最大的难处?我认为吧,不是没钱,也不是没政策,而是政策‘上面层层加码,太频,干部一半时间在填表写材料,真正干事的时间反而少了。”

这话一出,厅内略静了一瞬。

众人都为路北方捏了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