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第3页)
耽搁生产进度。
技术工人数量也不太够。
培养新人又需要时间。
受限于这些因素。
130货车以及那些变种车型的产量相对较少。
实在是供不应求啊。”
随后,在王逸风热情的陪同下,何雨柱踏入车间参观。
踏入车间前,何雨柱脑海中满是关于数控车床的传闻。在想象中,那该是神秘而复杂的存在,仿佛被一层薄纱紧紧笼罩,令人心生好奇。
可当亲眼所见后,他才惊觉事实并非如此。数控车床静静伫立在车间内,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神秘莫测。其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大规模、高效率地生产标准件。
在过去,那些使用频率较高的标准件生产工作,若采用传统的人工生产方式,便会面临诸多难题。车间里的工人们,各自的生产效率参差不齐,有的手脚麻利,有的则稍显迟缓。操作手法也各有差异,这就导致最终产品的误差率居高不下。
同样规格的标准件,经不同工人之手,尺寸、精度等方面总会出现偏差,良品率更是难以保证,给生产带来极大困扰。
然而,将这些生产任务交给数控车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数控车床犹如不知疲倦的精密工匠,只需设定好程序,便能轻松实现大批量的连续生产。
其效率高得惊人,以往人工需要花费数小时乃至数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数控车床可能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就能搞定。而且,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每个生产出来的标准件都如同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尺寸精准、性能一致。
不仅如此,借助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就算是刚入门、经验不足的员工,也能负责看守工作。车间为新手员工们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流程,只要他们严格按照流程去操作,就完全能够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这调试好的车床上,即使是低级别的工人,也能够生产出原本只有经验丰富的高级工才能生产的精密零件。
如此一来,整个车辆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原本需要大量人力、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生产任务,如今在数控车床的助力下,能够快速且高质量地完成,为车辆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历经短短数月时光,车辆厂已全然脱胎换骨,与往昔模样相比,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厂区内,原本陈旧破败的景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的面貌。
站在一旁的何雨柱,目光投向车间,只见里头一片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崭新且先进的设备在车间中高效运转,发出规律而有力的轰鸣声,仿佛在奏响一曲激昂的生产乐章。工人们穿梭其中,虽个个忙得不可开交,却都条理清晰、有条不紊,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手头的工作中。
何雨柱看着这一切,脸上不自觉地绽放出满意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工厂发展变化的欣慰。
然而,在这一片向好的形势下,仍存在一个让何雨柱隐隐有些忧虑的问题。虽说如今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可车间里生产线上源源不断产出的,依旧是那传统的212吉普车。
在何雨柱看来,市场在不断变化,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元,仅靠这款老旧车型,恐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久站稳脚跟。
但他心里也明白,厂长王逸风在车辆厂的运营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人才不足、设备更新换代困难等诸多棘手难题。
思量及此,何雨柱便将内心这份对车型单一的不满,默默藏在了心底,在与王逸风日常交流时,并未将这份情绪直接表露出来。
实际上,现今的212吉普车与历史上的版本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