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第3页)

所以,就目前的经营状况而言,利息压力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全然不足为惧。

不过,倘若要超出1500万的额度来归还贷款,那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

何雨柱精心规划的这一年资金安排恐怕就要捉襟见肘,许多既定计划,诸如扩大生产线、开拓新市场、研发新产品等,都将因为资金短缺而难以实施。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年恐怕就什么大事都做不了啦,公司发展的步伐也将因此而被迫停滞。

不仅如此,何雨柱脑海中还萌生出一个大胆且富有挑战性的想法——拿现有的工业大厦去做抵押贷款。

他深知,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虽然看似繁荣,但竞争也愈发激烈,若想在这片红海中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就得另辟蹊径。

将抵押获得的资金继续投入到房地产事业当中,能够进一步拓展公司在房地产领域的版图,或是开发新的商业综合体,或是打造高端住宅区,为公司创造更多的盈利增长点。

当然,这样的决策犹如在悬崖边跳舞,风险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抵押贷款意味着公司将背负沉重的债务压力,一旦资金回笼出现问题,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便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变幻莫测,政策调控、经济形势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这需要经过深思熟虑,进行详细的谋划计算。

财务团队要精确核算抵押成本、利率变化对还款的影响,市场调研团队要深入分析房地产市场未来的走势、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法务团队则要确保整个抵押贷款流程合规合法。

综合权衡利弊之后,才能谨慎做出决定。

毕竟,现在公司名下已经拥有多达28栋的工业大厦,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些工业大厦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工业园区,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与资金成本。

当公司资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市场的容纳度与接受度便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倘若再继续大规模建造一二十栋大厦,到时候在市场下行或竞争激烈时,会不会出现滞销的情况呢?

市场下行时,企业扩张意愿降低,对工业大厦的租赁与购买需求锐减;竞争激烈时,同行的低价策略、优质服务等,都可能让自家新建的大厦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亟待深入研究的难题,关乎公司未来的兴衰存亡。

“行吧,这个事情就由你拿主意吧。”

廖烈樱坐在宽大的真皮座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眉头微蹙,思考良久后,带着一丝无奈缓缓说道。

她在商业领域历经无数风雨,摸爬滚打了许多年,对于市场的风吹草动向来敏感。

近期,她自然也注意到经济形势正悄然发生变化,有明显好转的迹象。

此刻,面对公司发展方向的抉择,她内心经过一番激烈的权衡,明白自己的顾虑或许有些保守。

再想到何雨柱过往在商业布局上,总是能精准捕捉商机,展现出远超常人的眼光与魄力,那些成功案例历历在目。

于是,她不再过多坚持自己的意见,选择相信何雨柱的判断与决策。

次日,何雨柱早早来到公司,全身心地投入到梳理公司事务的工作中。

他身着笔挺的衬衫,沉稳地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面前如同小山般堆满了各类数据报表与文件资料。

他戴着老花镜,眼神专注,逐页细细查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公司决策的细微之处。

他对公司的营收、成本、库存、销售渠道等关键数据进行深入剖析,手中的铅笔不时在报表边缘写下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