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教育的发展(第2页)

而可以生孩子的,只有像迟这种,虽然呆傻,但是为华夏做出了巨大功劳的人,他们哪怕生出来的孩子,还是呆傻的,但是呢,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足够让华夏再去养他们几代人了。

不过迟并不知道是不是近亲结婚的产物,反正他的孩子,都没有展现出明显的基因缺陷,甚至还有像武重这种还比较聪明的,可能迟就是单纯的智力比较低一些而已。

村小学的建设,从那些比较大的村子开始建设,最初的建设,也是需要村里人进行垫资的,当然,这是他们为了提前让学校建好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因为发出的政策是,排队建设,按照固定的标准建设,一些大一点的村子,富裕一点的村子,对于规划的标准村小不满意的话,也可以自已出资,加上政府出资,加成一个比较大的数额,然后可以就村小的占地面积,进行扩大,建筑的数量,高度等等,都可以按照他们的想法来。

而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已村里的孩子,可以在更好的环境中读书,并且建设的越好,那些老师就更愿意来,哪怕是自已从事教育的宗亲族人,看到自已家附近有修的比较好的学校的时候,也可能愿意回去教学。

那些穷的,刚刚成立的村,他们自然是没有能力建多好的学校的,并且还得排队,等个三四年,四五年之后,才能够轮到他们盖学校,并且还盖的不大,以后老师也都是强制派下来的老师,从起跑线上这种村就会落后于富裕的村了。

再一个,就是完善教育模式和机制,当前华夏,在华夏城和勒马城中,修建了更多的开蒙学校,这种学校就是幼儿园的样子,从小为孩子灌输一些做人的道理,礼仪礼节等等,也会教导一些简单的知识,但是这是收费的学校,更大的目的,是缓解家长带娃的痛苦,让他们能够腾出手去工作,这并不属于强制教育的范畴。

教育年龄,也是三岁到六岁,一共六年,六岁开始,就进入到义务教育阶段,一共三年,也就是小学,这阶段不收取费用,必须要上,不上不行,教导一些基础知识,等三年学完,他们也九岁了,九岁在华夏,也算是半个合格劳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