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远方来客(九)(第3页)
砍伐自金顶山脉的木材填满了去往东方的货舱,来自异教徒的金银也装满了海蓝人的口袋。
科纳尔家族的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海蓝人在地心海的势力也在蒸蒸日上。
天量的木材供应大大刺激了海蓝的造船业,铁、麻绳和沥青对于海蓝人而言也不难获取。
于是海蓝人不仅给自己造船,也把船卖给别人。
当海蓝既拥有船舶,又通过向异教徒出口奴隶和木材获取大量贵金属,她就逐渐把从内海到科斯坦丁尼耶之间贸易控制在自己手中,并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日出之地”。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纳尔家族开始涉足远东贸易。
要知道,长距离贸易最大的难题,是找不到值得信任的人。
大海茫茫,消息传递的时间动辄以月计,东方航线更是以年计,谁也不知道那些没能按时抵达港口的船只遭遇了什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纳尔家族发展出一套极具胆识与开创性的经营策略,并为后来的众多海蓝商行所效仿。
他们将家族成员分遣至各个贸易节点,就像播撒种子。
由于科纳尔家族人数众多,又异常团结——至少在外人看来是这样——所以在前往远东的航线上,凡是有港口的地方,就有“科纳尔”的存在。
而每一个科纳尔,都对其他科纳尔的债务负有全部责任。
这种无限连带责任的合伙模式,令各个港口的本地商人都更乐意与“科纳尔”做买卖。
因为他们知道,眼前这个“科纳尔”死了或者赔了都没有关系,总会有另一个“科纳尔”过来,接手前者的生意、偿清前者的欠款。
不过,这种经营方式也意味着科纳尔家族要承担极大的风险。所以财富积累的越多,科纳尔家族的经营就越保守。
当科纳尔家族成为海蓝公认的首富家族时,他们也成为了海蓝最谨小慎微的一群人。
所以,温特斯不禁好奇,是什么使得一个老“科纳尔”,刚从极东之地返回故土,立刻又马不停蹄地来到联盟的西部边陲?
是因为思乡之情?
温特斯的确听说过这样的故事——科纳尔们无论在异乡漂泊多少年,最后都一定要回到海蓝长眠。
但检视黑瘦老者,温特斯没有在他身上找到一丝对于故乡的眷恋。
马泰奥·科纳尔的谈吐中,反倒是隐隐流露出对于如今的海蓝上层社会贪图享乐、骄奢淫逸的鄙薄。
那么,是保守的科纳尔家族感受到了某种威胁,所以决定收缩对于远东贸易的投入,把注意力重新转向内陆吗?
温特斯很好奇这一点。ru2029
u2029[感谢书友们的收藏、阅读、订阅、推荐票、月票、打赏和评论,谢谢大家]
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