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瘾的牛 作品

第683章 调略楠氏(第2页)

“势州神宫绝非一般的神社,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里见义尧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今东海道诸州大定,唯尾州未平。御屋形殿曾以织田三河守信秀遣使修好,存事大之礼,这才不忍对其加兵。可后继之人织田上总介信长却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反而发兵侵攻当家治下的东尾州之地。虽一度败衄而去,然其豺狼之心终怀啮噬,不可不讨。鉴于当家才静谧奥羽两州,以及协助北条家弹压叁州一向一揆,急需休养生息,只能借助势州诸将之力,对势州境内的六角家、织田家一方之人进行讨伐,并牵制长岛一向一揆众。只有如此,才能让当家减轻经略浓州、尾州两州的负担。”白井胤治又接着说道。

等白井胤治的这一番话说完,大广间里的不少人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若是将宇佐美定满、白井胤治二人的话放在建武新政时期之前,必然会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但时值战国时代,且还是位于上杉家的本据小田原城中,就算被他人所知,也没有人敢指责上杉清定,更不能拿宇佐美定满、白井胤治二人怎样。

“既然诸位没有提出明确异议者,那么本家就采纳宇佐美骏河守之策,调略楠家,并上奏朝廷,劝说其赦免势州境内原南朝一方武家,并许可楠家恢复原先苗字。”清定见没人反对,就正式拍板了。

毕竟清定不愿看到关家、鹿伏兔家、长野工藤家、神户家等六角家旗下的北伊势大名、国人领主们出兵威胁到千种家,这才采纳了宇佐美定满的献策,许可楠城城主楠正忠恢复原先的苗字——楠木。

要知道,楠木一族可是被北朝朝廷指认为朝敌的,其本宗家之人大都在南北朝一统之后选择更改自己的苗字。

楠正忠是出自楠木正成三男楠木正仪之子楠木正胜之后。虽说楠木正仪在北朝与南朝之间反复无常,但其子楠木正胜却选择为南朝尽忠到底。

应永之乱爆发后,楠木正胜更是率两百骑加入大内义弘一方,于足利将军家进行抗争。

但由于大内义弘的败亡,楠木正胜迫不得已率残部逃入了伊势境内,并获得伊势北畠家的庇护,在三重郡的楠城生根发芽。

到了嘉吉三年(1443年),时任楠家家督楠正威之叔楠正秀联合日野有光、日野资亲(日野有光之子)、越智伊予守、汤浅九郎等公卿、国人领主们拥立号称“后鸟羽院后裔”的源尊秀和号称“南方护圣院宫之子”的金藏主、通藏主兄弟,闯入皇居,夺走了神剑与神玺,意图前往比叡山复兴南朝。

由于计划不周,楠正威未能及时率军抵达,导致源尊秀、金藏主、通藏主、楠正秀、日野有光、日野资亲、越智伊予守、汤浅九郎等人在逃往比叡山的途中先后遇害。就连楠正威也在前往比叡山的途中遭到幕府军围攻而全军覆没。世人将其称为禁阙之变。

虽然楠正秀一行人在逃往比叡山的途中遭到讨伐,神剑也被夺回,但神玺却被送至伊势北畠领,直到十四年后的长禄元年(1457年)都掌握在“南方”手里。

可以说,清定此举还能故意做给北畠晴具、北畠具教父子二人看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伊势北畠家高层对上杉家的好感度,最大限度避免六角家唆使关家、鹿伏兔家、长野工藤家、神户家等旗下的北伊势大名、国人领主们与织田家南北夹击千种家。

谋士就是皮上的毛,皮是主君,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皮与毛必须生死相依才可以成大事。谋士最大的特点就是“察”,“察”术要应用就需要“断”术。

“断”术就是主君的技能,没有这个技能,坐上位置,依旧会下来。

就比如三国时期的袁绍,他的“断”术不行,最后败给曾经的追随者曹操。袁绍主要毁在对继承者方面的“断”术不行,使得三男一甥相互争权、互相攻杀,给了曹操各个击破的机会,否则冀州交给一个人,曹操也不可能这么轻易平定北方,哪怕袁绍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