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三善 作品

第129章 雨靴水痕在地面的抽象构成(第3页)

赵环拿出手机拍照,镜头下的水痕图案在阳光下逐渐变淡,如同正在消失的临时雕塑。他忽然想起自己曾经为一个展览设计的“消失的建筑”概念,用可降解材料搭建的结构,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融入自然。而眼前的水痕,正是这种概念的完美诠释——建筑的临时性与陶艺的瞬间性在此刻达成了共振。

“应该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郭静从包里拿出速写本,不是画下最终的图案,而是开始记录行走时的感觉:“第七步,左脚踩进一个较深的水坑,水花溅到小腿,凉意从胫骨传导到膝盖,像揉泥时突然触到一块湿度不均的陶土。”

赵环受到启发,也在平板电脑上新建了一个文档:“第十五步,右脚踩在两块地砖的接缝处,水痕向两侧分流,角度约72度,这让我想起拱券结构的应力分布,但更自由。”

他们就这样一边走一边记录,将身体的触觉、视觉的印象、职业的联想转化为文字和草图。当他们回到咖啡馆取遗忘的雨伞时,店员正用拖把清理地面,那些他们曾仔细观察的水痕正在被抹去,如同从未存在过。

“有点像烧制前的泥坯修改。”郭静看着拖把划过的痕迹,“每一次修改都是对前一版的覆盖,但又留下隐约的痕迹。”

赵环点头,他想起自己电脑里那些层层叠叠的设计版本,最新的图纸下永远藏着最初的构想。就像地面的水痕,即使被拖去,也在地板的木纹里留下了短暂的湿润记忆。

离开咖啡馆时,阳光已经穿透云层,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未被完全擦干的水痕在阳光下蒸发,留下形状各异的盐碱痕迹,如同郭静陶艺作品上故意保留的“火痕”。赵环忽然停下脚步,指着一块正在变干的水迹:“你看,这像不像你上次送我的那个茶杯底部的刻字?”

郭静弯腰细看,那道浅淡的痕迹确实像极了她刻在杯底的那个极小的“水”字,只是被自然之手写得更加舒展。她抬起头,看见赵环眼中映着阳光和水痕的倒影,忽然觉得,所谓灵肉共鸣,或许就像这雨靴踩出的水痕——理性是行走的轨迹,感性是偶然的晕染,而爱,则是阳光照耀下,那些痕迹蒸发时留下的、独一无二的盐碱结晶。

他们的影子在地面交叠,像两团正在融合的陶土,被时光的轮盘慢慢旋转成型。远处传来陶轮转动的嗡鸣,不知是幻觉还是真的有陶艺工作室在附近,而赵环的公文包里,平板电脑上那个记录着水痕坐标的文档,正在自动保存,如同他们共同完成的第一件“大地陶艺”作品,在数字空间里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喜欢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请大家收藏:()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