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轮盘旋转的空间定位误差分析(第2页)
“误差分析报告里,”郭静忽然从陶轮旁拖过一把木椅,推到他面前,“应该加一项‘人类触觉不可量化系数’。”她转身从架子上取下一只素烧的陶盘,边缘有处明显的歪扭,“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拉坯时做的,当时总觉得没对准中心,越想纠正越歪。后来发现,这处歪扭让盘子晾在架上时不会滚动,装水果时重心反而更稳。”
赵环接过陶盘,指尖抚过那道不规整的弧线。陶土的颗粒感在掌心摩擦,像触摸某种原始的密码。他忽然明白,郭静说的“误差”,其实是手工造物与自然规律达成的隐秘和解——就像他设计的建筑,总要预留出风穿过窗棂的间隙,预留出阳光在墙面移动的轨迹,那些看似“不精确”的留白,恰恰是空间与生命对话的接口。
“激光测距仪测不出泥坯里的空气泡。”郭静重新启动轮盘,这次她没有刻意控制泥坯的形态,任由它在旋转中自然起伏,“就像你的图纸算不出人走进美术馆时,脚步落在地面的回声频率。”她的拇指在泥坯侧面轻轻一按,那里立刻鼓起个圆润的包,“但这些东西,才是让装置真正‘站’在空间里的理由。”
赵环打开笔记本,没有记尺寸参数,反而画下了轮盘转动的轨迹。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与陶轮的嗡鸣、窗外的蝉鸣交织在一起,形成某种奇特的和声。他忽然想起昨天深夜修改的节点详图,那些标注着“精确至毫米”的钢构件,在郭静的陶土面前,竟显得有些拘谨。
“我可以调整悬挂装置的连接节点,”他抬起头时,正撞见郭静低头观察泥坯的眼神——她的瞳孔里映着旋转的土黄色光晕,像盛着一整个正在成形的小宇宙,“用可调节的万向轴,允许±1厘米的位移误差。”
轮盘停了。郭静直起身,掌心的泥印在额角擦出道浅痕,像幅即兴的素描。“赵环,你知道吗?”她忽然笑起来,眼角的细纹里盛着阳光,“刚才你说‘允许误差’的时候,比看图纸时温柔多了。”
他的耳尖有些发烫,低头假装调试测距仪,却听见自己的声音很轻:“或许误差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精确。”比如此刻,他原本计划用三十分钟确认尺寸参数,却花了两个小时看她捏泥巴,这种计划之外的偏离,竟比任何精准的日程表都更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