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三善 作品
第159章 设计软件的手工笔触插件开发(第2页)
赵环突然抓起相机。他拍下郭静握笔的姿势,拍下笔尖在纸上行走的瞬间,甚至录下毛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当他把这些素材导入电脑时,发现宣纸的纤维纹理与老建筑的砖墙肌理竟有某种数学上的分形相似。
插件开发卡在第三个清晨时,郭静把刚出窑的茶杯放在他手边。杯口边缘有处不规整的凸起,是她昨天走神时不小心碰出来的。“客户说这是瑕疵品,”她摩挲着那个小凸起,“可我觉得它像极了去年在海边捡到的贝壳缺口。”
赵环盯着那个凸起的轮廓,突然在参数库里调出曲率计算公式。他将郭静画在宣纸上的线条扫描成矢量图,再用算法提取其中的“非规律性变量”——那些犹豫的停顿、突然的转折、力度不均造成的浓淡变化,被一一转化为可量化的数字模型。
“像不像给计算机装了只人手?”第七天测试插件时,郭静的下巴搁在他肩上。屏幕上的建筑立面正沿着她手写的轨迹生长,那些本应笔直的檐口突然有了细微的起伏,如同被风吹过的水面。
赵环放大其中一段线条,发现插件自动保留了郭静运笔时的一个顿点——在虚拟的混凝土表面,这个像素级的“误差”让冰冷的建筑突然有了呼吸感。他想起上周去看的那尊古希腊雕塑,肌肉线条里那些不完美的凸起,恰是让石头拥有生命力的密码。
“还缺最后一步。”他突然抓起车钥匙。在郭静的工作室,他用3d扫描仪记录下她揉泥时手掌的压力分布,那些因指节用力形成的深浅不一的纹路,被转化为算法里的“压力系数”。当这些数据导入插件后,屏幕上的虚拟石材突然有了陶土般的温润质感。
插件完成的那天傍晚,他们站在即将完工的美术馆工地。夕阳穿过脚手架的缝隙,在地面投下交错的光影。赵环打开平板电脑,用新开发的插件在虚拟墙面上画了道弧线——那些带着手工温度的线条,与远处郭静设计的陶艺装置产生了奇妙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