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三善 作品
第159章 设计软件的手工笔触插件开发
赵环盯着屏幕上的建筑模型时,窗外的暮色正沿着窗框的直角缓慢爬升。玻璃幕墙反射的云层像被揉皱的宣纸,让他忽然想起郭静工作室里那摞晾着的陶坯——那些带着指痕的曲面,永远不会符合CAd系统里绝对精确的贝塞尔曲线。 “又在跟线条较劲?”郭静的声音裹着陶土味飘进来,她刚洗完手,发梢还滴着水,“我窑里新烧的青釉开片了,像不像你上次说的老建筑裂缝?”
赵环转动鼠标滚轮,让虚拟的美术馆穹顶在屏幕上缓缓旋转。那些由算法生成的流畅弧线突然显得拘谨,像被束住手脚的舞者。他想起三天前在施工现场,工人按图纸切割的石材边缘过于齐整,反倒失去了他在设计时预想的、与百年老墙对话的沧桑感。
“线条太‘干净’了。”他敲了敲键盘,调出参数面板,“计算机只会计算最优解,却学不会手抖。”
郭静凑过来时带起一阵松木香,她刚给陶窑换过松木燃料。她的指尖在触控板上随意画了道波浪线,那些由像素点构成的轨迹立刻在模型立面上漾开涟漪。“你看,”她忽然笑了,“就像我拉坯时手腕突然偏的那一下,本来要做直筒瓶,结果成了斜口的花器。”
那天深夜,赵环在设计软件的插件库翻到凌晨三点。所有官方开发的工具都在追求精度,却没有一款能模拟人手的“误差美学”——比如他在旧书里见过的、古代工匠在梁柱上留下的刀痕,或者郭静指腹按在陶坯上时,因力度变化形成的微妙凹陷。
“要不让算法学我的手?”郭静把他从屏幕前拉开时,晨光已经漫过厨房台面。她拿来一卷宣纸和狼毫笔,在纸上随意勾勒起陶轮旋转的轨迹,笔尖的飞白像极了窑火中釉料流淌的纹路。“你看这捺笔的轻重,计算机算得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