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三善 作品

第161章 商务午餐的刀叉与陶勺的材质对话

赵环推开西餐厅玻璃门时,金属风铃的脆响正与郭静腕间陶片手链的碰撞声叠在一起。她坐在靠窗的卡座,面前铺着深灰桌布的餐桌上,粗陶餐盘里盛着半块没吃完的全麦面包,边缘被手指捏出几道浅痕——那是她揉陶时无意识留下的指节印记,此刻正与餐刀的冷光形成奇妙的对峙。 “甲方临时加了两个陶艺装置的备选方案。”赵环将黑色公文包放在邻座,金属搭扣碰在椅背上的声响,让郭静下意识摩挲起餐盘边缘,“他们觉得原方案的弧度太随性,想让结构工程师复核承重参数。”

侍应生端来冰水,玻璃杯底与桌面接触的瞬间,郭静忽然笑了:“你看,玻璃在求饶。”她用指腹敲了敲自己带来的陶杯,闷沉的回声里混着面包发酵的麦香,“泥土从不会讨饶,它只会在高温里告诉你极限在哪里。”

赵环的目光落在她带来的餐盒上。粗陶长盘里码着三色堇点缀的三明治,棱角被刻意捏得圆润,像她那些永远不会有直角的陶器。“李总监说,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必须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4.1.1条。”他抽出钢笔在餐巾纸上画了道抛物线,“你的‘春水渡’装置最宽处悬挑1.2米,混凝土基座的配筋率需要从0.6%提到0.8%。”

餐刀切开牛排的声音突然变得刺耳。郭静用陶勺舀起南瓜汤,勺底与盘壁摩擦出沙沙声,像她在工作室里用细砂纸打磨陶坯:“上周在窑里裂了个罐子,因为我强行把收缩率控制在8%以下。”她抬眼时,睫毛的阴影落在汤面,“泥土有它的脾气,就像你不会让哥特式教堂长出玻璃幕墙的骨架。”

赵环的钢笔尖在餐巾纸上洇出个墨点。他想起三天前在工地,钢筋焊接的火花溅在安全帽上,灼出的小圆点倒像郭静那些故意留着的窑粘。“规范不是枷锁。”他用刀叉摆出受力示意图,牛排的肌理在瓷盘上投下网状阴影,“就像你给陶杯做的防滑纹,本质上也是对人手握持惯性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