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三善 作品

第162章 项目工地的陶土杂质成分分析(第2页)

监理拿着混凝土试块走过时,郭静正用ph试纸蘸取土壤浸出液。试纸在她掌心晕开的橙红色,让赵环想起三年前在罗马万神殿见到的夕照——当时他正对着穹顶的采光孔测量角度,手机里收到陌生号码发来的照片:一窑刚开片的青瓷,裂纹像极了建筑图纸上的抗震缝。

"含砂量27.3%。"郭静把数据填进表格时,赵环发现她用的是建筑规范里的三线表格,"需要过80目筛才能用。"他忽然注意到她表格边缘画的小陶瓶,瓶颈曲线恰好与他刚算出的拱顶轴线重合。

暮色漫进检测区时,郭静的样本箱已经码放得像微型城墙。赵环收起图纸的动作带起一阵风,吹乱她摊在桌上的釉料配方表。当他伸手去按被风吹起的纸页,指尖与她的手背相触的瞬间,两人同时想起上周在咖啡馆打翻的拿铁——当时他用吸管在奶泡上画出的抛物线,此刻正印在郭静的检测报告背面。

工地的探照灯突然亮起,光柱刺穿雨幕的刹那,郭静的样本瓶在灯光下折射出虹彩。赵环看着她将最后一份土样贴上标签,标签上的采样时间16:42,正好是他手机里混凝土初凝试验的记录时刻。

"杂质成分分析报告明早给你。"郭静扣上样本箱时,赵环正把结构计算书塞进公文包。他们并肩走出活动板房时,打桩机刚好完成今天第387次冲击,震波通过地面传来的频率,让赵环想起郭静陶轮的转速,每分钟63转,不多不少。

雨丝在探照灯柱里跳舞,郭静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基坑:"你看那片积水里的灯光倒影,像不像我窑变釉里的星空?"赵环低头的瞬间,手机屏幕亮起设计院的催稿信息,他回消息的间隙,郭静已经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个简易的窑炉剖面图,烟道走向恰好与他设计的地下管网重合。

监理的皮卡车溅着水花驶过,赵环伸手挡在郭静身前的刹那,两人手里的检测报告和结构图纸在风中叠在一起。郭静的土样分析数据旁,赵环的铅笔正勾勒着陶片幕墙的安装节点,铅笔屑落在她写着"氧化铁含量4.7%"的地方,像落在春泥里的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