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项目现场的陶土与混凝土的物质联姻(第2页)
赵环的拇指摩挲过纸页边缘,那里沾着点釉料的青蓝色。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对着地质勘察报告看了三个月,竟没发现这些数字背后,藏着陶土与混凝土对话的可能——就像他第一次在画廊看见她时,只注意到她袖口的陶土,却没读懂那是泥土对指尖的记忆。
搅拌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时,郭静正把最后一块陶土拍在模板内侧。她特意留了道指宽的凹槽,说要让混凝土在凝固时,记得这里曾有过陶土的温度。赵环站在一旁记录数据,笔尖在检查表上划出的线条,竟与她陶轮上的轨迹渐渐重合。
“赵工,混凝土车到了!”施工队长的喊声穿透尘雾。赵环抬头看见郭静的侧脸,沾着陶土的下颌线在逆光中泛着釉质的光泽,像她送他的那只粗陶杯,在阳光下能看见釉色里游动的星芒。
浇筑开始时,郭静把那只陶罐埋在了基础角落。混凝土泵车的软管悬在半空,灰黑色的浆液倾泻而下,与陶土相遇的瞬间,泛起细密的泡沫。赵环的激光测距仪对准那个坐标,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忽然变得模糊——他想起昨夜在工作室,郭静让他触摸刚出窑的陶板,说冷却时的收缩裂纹,其实是泥土在写日记。
“会裂吗?”郭静的声音混着机器轰鸣,听来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赵环关掉测距仪,看着陶土被混凝土缓慢吞噬的边缘。“建筑规范允许0.3毫米的裂缝,”他说,“就像你说的,完美的开片需要恰到好处的应力。”
暮色漫进工地时,他们并肩坐在未拆的模板上。郭静从包里摸出两个粗陶碗,用矿泉水冲了冲,倒满自带的米酒。赵环碰碗时,听见陶土与搪瓷碰撞的清响,像两滴露水坠入春池。
“其实我偷偷加了釉料在泥浆里,”郭静忽然笑起来,眼角的细纹里落进远处塔吊的灯光,“等将来拆改的时候,他们会发现混凝土里藏着片青蓝色的云。”
赵环望着基坑里渐渐凝固的混凝土,那些被陶土浸润的区域,正泛着温润的光泽。他想起自己设计的穹顶弧度,想起她陶轮上转出的同心圆,忽然明白所谓物质联姻,不过是让理性的钢筋,长出感性的血肉;让坚硬的混凝土,记得柔软的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