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三善 作品

第226章 图纸褶皱处的陶泥指痕(第2页)

郭静披着他的羊毛外套站在门口,发梢还滴着水。

“又在跟图纸吵架?”她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黏糊,赤脚踩在地板上的样子,像只偷溜出窝的猫。赵环刚要解释,她已经凑到桌前,指尖准确地落在那处陶泥污渍上,“是下午那个青灰泥吧?我就说少加了两克腐殖土,黏性果然不够。”

她的指甲缝里还嵌着陶土的碎屑,在月光下泛着细碎的光。赵环捉住她的手时,发现她无名指第二关节处有道新鲜的划痕——是今天收陶轮时被金属支架蹭的。他忽然想起自己左手中指的茧,是常年握绘图笔磨出来的,形状恰好能与她那道划痕嵌合。

“别蹭,”郭静抽回手,用袖口擦了擦图纸,“这种泥里有铁砂,会留印子。”

话音未落,那抹陶泥已经在硫酸纸上晕出更深的褐色,恰好覆盖在他标注的沉降缝位置。赵环盯着那道被泥渍模糊的线条,忽然笑了——他纠结了三天的沉降缝处理方案,竟被这团无意的陶泥点醒。建筑与土地的衔接,本就该带着这种生涩的温度,而非冰冷的数字。

郭静不知何时搬了张藤椅坐在旁边,手里转着他的三角尺。“你看这褶皱,”她忽然用尺子指着图纸边缘的折痕,“像不像我昨天烧裂的那个陶罐?釉料在裂缝里结晶的样子,跟你这墨线晕开的弧度几乎一样。”

赵环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硫酸纸被夜风掀起的波纹,与他中午在她工作室看到的那只开片陶罐的断面,有着某种隐秘的呼应。他想起自己给她讲过的“建筑呼吸缝”原理,此刻忽然明白,她捏陶时故意留的那些气孔,原是与他设计里的通风系统说着同一种语言。

凌晨四点的风带着露水的潮气,从半开的窗缝钻进来。

郭静趴在桌沿睡着了,脸颊贴着他画废的草图。赵环轻轻抽走那张沾了陶泥的硫酸纸,换了张新纸重新落笔。这次他没有用圆规,而是凭着记忆里郭静捏陶时手腕转动的弧度,徒手画出了穹顶的曲线。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他听见自己胸腔里的心跳,与陶轮转动的频率渐渐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