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训斥太子(第2页)
太子未言语,只是在心中思量父皇这番话。
只因,他从未自君主的角度去解读所学。
景淮渊望着太子的发顶,太子还未正式束发,但总角上的蟠龙纹玉饰却能彰显其身份。
这温润玉色落在景淮渊眼中,缺失了锋芒。-m¢a-n′k?a.n?s?h-u^.`c/o,m′
“太子,身为储君,你此番不节情欲,骄贵外戚,隶属哪种?”
结合前言,这就差明说太子有昏君潜质了。
太子倏然抬头,可还不待他自辩,景淮渊又说道:“朕再问你,何为孝?”
“回父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太子回。
景淮渊听他张嘴便是儒家理论,顺势又问,“那五等之孝中的天子之孝又为何?”
太子额头渗出薄汗:“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西海。”
景淮渊继续问:“缘何要加于百姓,刑于西海?”
太子盯着父皇靴底的海水江崖纹,喉头发紧“自古以孝治天下,身为君主,自要以身作则。教化推行,使百姓遵从效法。铸就根源道德基础,能够更好的维护统治稳定。”
“那若孝与稳相悖,你又该如何抉择?”
太子听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如果孝影响到了统治稳定,他该怎么做?
说到底,就是儿子与君主这个身份,在他这里的优先级。
“儿臣明白,”太子停顿一瞬,猛然抬头,眼中泛起涟漪,“父皇,儿臣身为储君,当彰显孝道。故而母后之过儿臣愿一同领罚,只求父皇给母后留些颜面,禁足三月,这让母后如何面对天下百姓,又如何统领后宫。”
这就是种折中的法子。
虽然我娘犯了错,影响了朝政,但我这身为储君的儿子分担些过错。
既能彰显仁孝,也能给百姓朝臣以交代。
景淮渊沉寂良久良久,再开口的话语中己满是不耐:“太子,回去好好想想,身为储君,当以何为先。若再想不明白,便去崇先殿跪问列祖。”
太子觑眼父皇神情,不敢再多言,起身行礼后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