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设立“飞行训练营”——培养飞行员(第2页)
训练第一阶段是“滑跑适应”,包括静态点火、加速滑行、低速转向、滑行停稳等动作。
飞行学员每人每天需完成三次往返跑道操作,每次必须由地勤签署反馈卡,确认是否存在偏航、刹车迟滞或响应延误。
第二阶段是“短跳测试”。
这是一项危险而精密的科目,飞机需在滑跑后拉升约3至5米,悬停约4秒后完成软着陆。-6?吆?看`书-枉? ¢庚^新·嶵~哙\
训练区域用白灰画上固定升空点与下滑角引导线,误差超过红线即暂停飞行,转入地面复训。
许多人第一次跃离地面时,会在刹那间因空间感失衡而错判俯仰角。
有几人甚至在落地瞬间拉过操纵杆,险些触发螺旋。
林壹不允许教官干预,但每一次飞错,都要调出飞行数据重演。
白天训练,晚上复盘。
复盘区设在老机械车间内,一台由探照灯拆改的投影仪被用作飞行轨迹演示设备。
墙上挂着当天所有学员的飞行曲线图,用红笔标注出舵角滞后、拉升迟滞、偏航过度等问题。
每个人必须记录总结,并写下“应对方案”,次日逐条整改。
第三阶段进入编组飞行预备。
学员按1号、2号、3号编队轮换练习“同向起飞—错位爬升—等速跟随—编队转向”。
由于t-01教练机仅有两架,另有一架t-02正在试装中,因此训练节奏非常紧凑。
每位学员的排班表精确到分钟。
休息时,他们不去闲聊,而是坐在油桶边、草垛旁反复模拟操纵流程。
有学员自制纸板仪表面板,一遍遍复述启动流程,有人用粉笔在水泥地上画起俯冲攻角轨迹。
林壹几乎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观察指导。
三周后的清晨,浓雾尚未散尽,滑行道尽头水泥面泛着一层朦胧湿气。
营地广播还未开启,训练场却比往日更安静。
两架t-01教练机己由地勤组推至起点位,座舱罩擦得锃亮,机头方向针和速度管己调校复位,燃油加注刚刚完成,静压孔上残留着尚未挥干的凝露。
入选独飞测试的学员编号为“学-02”与“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