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洛天 作品

第489章 三真神霄(89)(第3页)

李砚抓起登山镐往升降机跑,芯核的余温在冰面上画出条光带,指引他们避开冰缝里的蚀忆丝。陈默的猎枪突然响起,子弹打在追来的雪地摩托前轮上,车手连人带车翻进雪沟:“他们要的不是忆魂矿,是控制全球记忆的权力!”她拽起李砚跳进升降机,“缆绳的承重极限是三分钟,抓紧了!”

升降机下降的瞬间,李砚看见雪地上的人影举着火箭筒,炮弹擦着升降机的钢缆飞过,冰屑像冰雹般砸下来。他突然想起父亲的话,从怀里掏出忆魂矿扔进冰缝,绿光炸开的瞬间,蚀忆丝纷纷化作冰雾——原来忆魂矿的天敌不是腐蚀,是同源的记忆共鸣。

岩浆房的热浪扑面而来时,忆魂母矿正在中央的岩浆池里翻滚,表面的纹路组成幅世界地图,每个矿区的位置都在发光。李砚的手刚触到母矿,所有的忆魂矿突然同时亮起,全球守忆者联盟的信号在光里连成网络,南极的冰盖、黑石镇的纪念馆、月牙礁的火山口……所有记忆碎片在网络里流动,像条跨越时空的河。

“快!岩浆要漫过来了!”陈默的声音带着哭腔,她的靴子已经被岩浆灼得冒烟,却死死拽着升降机的缆绳,“母矿的能量能净化所有蚀忆丝,但需要有人留下启动装置!”她突然把父亲的钢笔塞进李砚手里,“这是启动器,你外公在海关的密钥能远程操控,我留下断后!”

李砚的胸口传来撕裂般的痛,芯核的余温在两人之间凝成光桥,父亲的记忆碎片在桥上流动——1985年矿难前,他把陈默推出安全门,说“74号,你要替73号活下去”;三十年后的纪念馆,陈默在父亲的雕像前放上块忆魂矿,说“哥,我做到了”。

岩浆漫过脚踝时,李砚终于按下启动键,忆魂母矿的绿光冲天而起,全球的蚀忆丝在同一时间化作光点。他最后回头时,看见陈默的身影在绿光里与父亲的记忆碎片重合,两人举着矿灯向他挥手,身后的岩浆正在凝固,变成块巨大的忆魂矿,上面刻着新的名字。

当李砚被救援队拉出冰缝时,南极的极光正变成七彩的河流,守忆者联盟的成员举着矿灯站在雪地里,灯光组成的“守”字在冰原上格外醒目。母亲的视频电话里,黑石镇的纪念馆正在举行新的揭幕仪式,陈默的名字被刻在纪念碑的最上方,旁边用小字写着:“74号,守矿人的最后一岗。”

运输机返航时,李砚打开陈默留下的笔记本,最后一页贴着张泛黄的照片,是矿难前的合影,父亲站在中间,左边是举着算盘的赵老,右边是扛着猎枪的老枪,后排的陈默扎着马尾,胸前的74号矿徽在阳光下闪着光。照片背面的字迹已经模糊,却能看清“守矿人,永不散”。

他突然想起白先生在视频里说的话:“记忆会消失,但传承不会。”此刻,掌心的钢笔正在发烫,笔尖的忆魂矿亮得像颗星,全球的守忆者都在同一时间抬头,看见夜空中出现条光带,那是所有被铭记的名字在闪烁,像串永不熄灭的项链。

飞机穿越赤道时,阿柴的电话打了进来,孩子的声音混着海浪声:“楚哥哥,渔老大说月牙礁长出新的忆魂矿了,石面映着陈默姐的笑脸呢!”李砚望向舷窗外,云海在黑暗里连成片,像父亲当年说的——“星星再小,聚在一起就能照亮夜空”。

他知道,这段旅程还远未结束。南极的冰盖下,新的矿脉正在形成;太平洋的海底,日军的开采日志在等待被解读;月球的背面,探测器传回的矿石样本里,发现了与忆魂矿相同的纹路。守忆者的队伍还在壮大,有人带着父亲的钢笔,有人揣着陈默的笔记本,有人举着阿柴的矿灯,他们走向黑暗,不是因为勇敢,是因为记得——记得那些没能说出口的牵挂,记得那些碎在时光里的约定,记得所谓守护,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行,是无数双手,在不同的时空,握紧同一片光。

而那片光里,父亲的矿灯永远亮着,陈默的疤痕永远闪着,老枪的猎枪永远指着前方,赵老的算盘永远算着公道,所有被铭记的名字,都在光里笑着,看着后来者的脚步,走向更远、更亮的地方。

春分这天,李砚站在南极冰盖的新科考站前,手里的钢笔在阳光下泛着银光。陈默留下的笔记本摊开在零下五十度的寒风里,纸页却丝毫未损——忆魂矿的能量在纸间流转,最新的一页正自动浮现字迹,是守忆者联盟在月球背面的发现:“月球矿石样本含忆魂矿成分,记忆片段显示为日军二战时期太空计划的遗留,坐标与地球734号矿道形成能量共振。”

阿柴突然举着台探测器跑过来,显示屏上的波形图跳得剧烈:“楚哥你看!南极的忆魂母矿和月球矿脉在同步震动,像两颗心跳!”他指着探测器里的全息影像,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正泛着绿光,纹路与黑石镇纪念馆的纪念碑完全吻合,“老马头爷爷说这叫‘记忆共振’,相隔再远的记忆,只要根源相同,就会在同个时刻跳动。”

国际刑警的加密频道突然传来警报声,白先生的声音混着电流音响起:“月球矿脉里藏着日军的‘记忆武器’,能定向删除特定人群的记忆,当年的目标是‘所有记得734号矿道的人’。”他的声音突然拔高,“我的律师收到份匿名快递,里面是日军少将的日记,说‘最危险的记忆不是仇恨,是牵挂’。”

李砚的钢笔突然飞向科考站的控制台,笔尖在屏幕上划出串坐标,正是月球矿脉的核心位置。芯核的余温透过皮肤,在控制台上映出父亲的记忆碎片——1984年南极科考时,父亲在冰层下发现块月球陨石,上面的刻痕与734号矿道的标记相同,他在日志里写“地月之间,必有座记忆的桥”。

“航天中心说可以搭载我们的人,”陈默的堂弟陈风举着卫星电话跑来,他穿着身航天服,头盔上的矿灯在雪地里闪着光,“我申请了登月名额,作为守忆者联盟的代表,说要去给矿脉系上红绸带,像爷爷给734号矿道系的那样。”他突然指着屏幕上的陨石样本,“这上面的金属成分和你外公的海关徽章完全相同,是当年美军从日军手里缴获的,后来送给了你外公。”

登月舱穿越地月轨道时,李砚望着舷窗外的地球,蓝色的星球上有无数绿光在闪烁,是全球的忆魂矿在呼应月球矿脉。陈风突然指着仪表盘:“忆魂矿的能量指数超过临界点了!”他抓起块月球矿石,石面映出日军建造记忆武器的画面——少将正把个中国矿工绑在仪器上,矿工胸前的矿徽编号是“73”,“是李叔!”

登月舱着陆的瞬间,月球车的探照灯照到片废墟,日军的科考站残骸上爬满了绿色的晶体,正是忆魂矿。李砚的靴底刚踏上月球表面,所有的晶体突然亮起,在地面组成个巨大的“家”字,笔画里嵌着无数矿工的名字,最新的刻痕是陈默的笔迹,旁边画着颗小小的五角星。

“记忆武器在那边!”陈风指着废墟中央的金属塔,塔顶的晶体正在旋转,发出的声波让月球车的仪表盘乱跳,“日记里说启动密码是‘734’,关闭密码是‘牵挂’的笔画数!”他突然捂住头盔,“声波在攻击我的记忆!我好像忘了……忘了爷爷的样子……”

李砚举起父亲的钢笔刺向金属塔,笔尖没入的瞬间,所有的声波都停了。晶体的光芒里,无数记忆碎片涌出来——日军少将的女儿在矿区小学读书,矿工们偷偷给她送过馒头;矿难那天,正是这个女孩把734号矿道的地图塞给了父亲,说“我爸爸疯了,但我记得你们的好”。

金属塔突然剧烈震颤,塔顶的晶体开始剥落,露出里面的核心装置,是个嵌着忆魂矿的罗盘,指针正指着地球的方向。李砚的手触到罗盘的瞬间,所有的月球矿石都亮起红光,在地面组成条光带,通向远处的环形山,那里有艘废弃的飞船,舱门上的标记是日军的军旗,

“是那个女孩!”陈风突然喊道,飞船的驾驶舱里坐着具骸骨,手里攥着半块玉佩,与李砚脖子上的正好拼成圆形,“她偷偷修改了记忆武器的参数,把删除模式改成了‘记忆共享’,说要让所有的仇恨都变成牵挂!”

当月球车驶回登月舱时,李砚回头望去,环形山的绿光正化作道光束射向地球,与南极的忆魂母矿连成线。他知道,这座记忆的桥终于贯通了,父亲和陈默他们的牵挂,日军女孩的善意,所有被掩埋的温暖,都在这道光里流动,像条跨越时空的河,把仇恨冲刷成理解,把遗忘变成记得。

登月舱返航时,陈风在日志里写下:“所谓守忆,不是守住过去的伤口,是让所有的记忆都找到回家的路。”李砚的钢笔在纸页上自动续写,字迹与父亲的一模一样:“地月之间,最亮的不是星辰,是代代相传的牵挂。”

地球的夜空中,无数人举着忆魂矿望向月亮,石面映出的记忆碎片里,有矿工们在734号矿道里欢笑的样子,有日军女孩偷偷给中国矿工送药的画面,有父亲和陈默在南极冰盖下系红绸带的身影。这些碎片在夜空中连成片,像条璀璨的银河,告诉每个抬头的人:记忆或许会沉睡,但永远不会死去,只要有人记得,有人传承,那些牵挂就会变成永恒的光,照亮人类前行的路。

而在银河的深处,颗新的恒星正在诞生,它的光芒里带着忆魂矿的绿色,像父亲的矿灯,像陈默的疤痕,像所有守矿人眼里的光,温柔地注视着这片被记忆守护的宇宙。守忆者的故事,还在继续,在地球,在月球,在更远的星辰大海里,只要还有人记得为什么出发,这条路就永远不会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