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三一同归(65)(第3页)
皮埃尔在村里住了半个月,每天跟着陈砚学编竹篾,临走时带走了只竹制的地球仪,球面上用竹篾编着经纬线,每个大洲的位置都刻着当地的竹种。“我要把它放在卢浮宫,”他抱着地球仪,“告诉所有人,中国的竹子,能编出全世界。”
送走皮埃尔,林溪突然说要办个竹艺网站,把竹艺坊的故事放到网上。陈砚不懂什么是网站,但看着林溪在电脑前敲敲打打的样子,觉得就像当年自己对着竹篾册琢磨编法,都是在用心做一件事。
网站上线那天,订单像雪片似的飞来,最远的来自海外,说要订一百只刻着中国结的竹篮。林溪忙着回复邮件,狗剩带着徒弟们加班编竹器,春杏则在竹楼里教孩子们画竹纹,整个竹艺坊像台上了发条的机器,却忙得热气腾腾。
年底,老教授带着省里的领导来了,说要把竹艺坊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还想在村里建个竹艺博物馆。王婆听了,特意蒸了最大的红糖馒头,说要给这“光宗耀祖”的事庆功。
博物馆奠基那天,陈砚在地基里埋了三样东西:爷爷的竹篾册、狗剩编的第一只鱼篓,还有春杏刻的梅花屏。埋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土里冒出些新的竹芽,顶开冻土,嫩得能掐出水来。
“你看,”陈砚指着竹芽对身边的孩子们说,“竹子的根扎得深,不管天多冷,开春总能冒出来。咱的竹艺也一样,只要有人用心学,就永远不会断。”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小手攥着刚编的竹蜻蜓,在阳光下跑得欢。狗剩他爹拄着拐杖站在竹楼前,看着河面上穿梭的竹筏,突然扯开嗓子喊:“俺们村的竹器,能漂洋过海啦!”
喊声惊起一群水鸟,在河面上盘旋,翅膀掠过水面,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撒了把碎银子。陈砚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爷爷的竹篾册里,藏的不只是手艺,还有生生不息的日子——就像这竹子,砍了又长,长了又砍,却总能在土里扎得更深,在风里长得更高。
开春时,竹艺博物馆建成了,门口立着座竹制的雕像,是陈砚的爷爷,正蹲在地上编竹篮,身边围着几个学手艺的孩子,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还有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正拿着竹篾模仿。
林溪的网站越做越大,甚至开了海外分店,把竹艺坊的故事讲给了更多人听。春杏的竹雕画展在巴黎举办,她特意在屏风上刻了条河,河面上漂着竹筏,筏子上坐着编竹器的人,远处的岸上,竹楼的灯光像星星一样亮。
陈砚还是每天在后院编竹篾,教新来的徒弟怎么让竹篾服帖。偶尔他会想起那个穿红衣的阿瑶,想起货郎的胭脂,想起翠儿的针线盒,觉得这些故事都像竹篾上的纹路,一道压着一道,最终编出了现在的日子。
这天,他正在编一只竹制的摇篮,准备送给林溪刚出生的孩子。摇篮的栏杆上刻着缠枝纹,编到最中间时,突然发现篾条自然形成了朵莲花——和翠儿拐杖上的一模一样。
陈砚笑了,往炉子里添了把柴。火光映着摇篮,映着墙上的竹篾图谱,映着窗外正在抽新芽的竹子,在地上投下一片晃动的暖影,像首永远编不完的歌,在岁月里,慢慢流淌。
喜欢一人之下,烽火铸铁请大家收藏:()一人之下,烽火铸铁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