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玉帝张兴东之威压佛祖(第2页)
他放下竹篾,往人间望去。长安街上,穿袈裟的僧人比挑担的货郎还多,有个穿蓝布衫的老婆婆,正对着寺庙的门槛哭——她的儿子当了和尚,家里的几亩地荒在那里,眼看就要误了春耕。
“去把孟婆叫来。”张兴东拿起担里的红糖,“再备些麦种。”
忘川河畔,孟婆正用竹筛滤汤,看见张兴东就笑:“佛祖说你阻碍佛法,要罚你入轮回呢。”
“我来借你点汤。”他将麦种泡在汤里,“不是要忘,是要让种子记得,自己该往哪扎根。”
回到东土时,长安城的寺庙正开坛讲法。如来佛祖坐在临时搭起的莲台上,声音透过佛光传遍街巷:“放下执念,立地成佛!”
张兴东挑着货郎担走进人群,敲响了拨浪鼓:“新到的麦种,能抗旱的!还有红糖,给娃娃们补补身子!”
百姓们愣了愣,有几个想起自家快见底的粮缸,悄悄围了过来。穿蓝布衫的老婆婆抓着麦种,眼泪掉在种子上:“这真能长出麦子?”
“得你自己种,自己浇,自己薅草。”他教老婆婆如何选种,“佛能保佑你,却不能替你弯腰。”
如来佛祖的声音陡然转厉:“妖言惑众!”佛光化作利剑,直刺张兴东眉心。
就在这时,那个被弹倒的老农夫忽然举起断锄头,挡在张兴东身前。接着是穿蓝布衫的老婆婆,再是几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很快,无数百姓围了过来,用锄头、扁担、纺车搭起人墙,挡住了佛光。
“我们要种麦子!”老农夫的吼声震得佛光都晃了晃,“念经填不饱肚子,麦种才能!”
张兴东看着人墙后的一张张脸,忽然想起瓦岗村的晒谷场。有年蝗灾,百姓们没指望神仙,而是互相帮着捉蝗虫、补种杂粮,最后竟也熬过了灾年。
“你看,”他朝着莲台上的如来佛祖扬声,“这才是人间的选择。他们不是不信佛,是信自己多过信别人。就像这竹篮,得自己编的才顺手,别人编得再精致,也装不下自家的日子。”
观音菩萨的玉净瓶忽然倾斜,杨柳枝上的甘露滴落在人墙前,竟化作一片青草地。草地上冒出无数嫩芽,有麦苗、有稻禾、有菜蔬,还有几株小小的菩提。
“这……”菩萨看着那些混杂生长的植物,若有所思。
张兴东从担里取出针线,递给个绣娘:“你绣你的莲花,他种他的麦子,佛在庙里,人在地里,各不相碍,才是真的圆满。”
三、雷音寺的麦香
七日后,雷音寺前的空地上长出了绿油油的麦苗。如来佛祖站在麦田边,看着那些在风中摇晃的麦穗,忽然问:“玉帝可知,当年我在菩提树下悟道,悟的是什么?”
“不是悟出来的道,是长出来的道。”张兴东蹲下身,抚摸着麦叶上的露珠,“就像这麦子,得经历日晒雨淋,才能结出饱满的穗。人间的道,也得他们自己走,佛能指方向,却不能替他们抬脚。”
如来佛祖的金身渐渐柔和下来,九品莲台的花瓣上,竟开出几朵金黄的麦穗:“原来我错把佛法当唯一的路,却忘了路本就是人走出来的。东传可以,但不能强求,百姓愿意信佛的便信,愿意种麦的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