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玉帝张兴东之威压佛祖(第3页)
张兴东从担里取出个新竹篮,里面装着东土的土、西牛贺洲的沙、流沙河的水:“这样才好。你看这篮子,能装佛经,也能装麦种,能盛甘露,也能盛米汤,装的都是三界自己的日子。”
观音菩萨笑着将玉净瓶里的水洒在麦田:“我该去南海的紫竹林,多培育些能在人间生长的莲种。”
离开雷音寺时,张兴东的货郎担里多了几本佛经,是如来佛祖送的。他说:“这些经文里有慈悲,该让它们像麦种一样,落在愿意接纳的心里。”
路过流沙河,沙和尚正帮着渔民修补渔网。看见张兴东就喊:“玉帝,我跟唐僧说好了,以后取经路上,不光要传经,还得教百姓们怎么打渔种庄稼!”
张兴东笑着扔给他块红糖:“这才是真正的取经。”
回到凌霄殿时,太白金星正对着满地的竹篮发愁:“陛下,您编这么多篮子干啥?”
“给三界送去。”他拿起一只装着麦种的篮子,“让佛门的用它装经书,让人间的用它装粮食,让妖族的用它装鲜果,让鬼魂的用它装念想。”
殿外的爬山虎已经爬满了紫霄宫的裂痕,绿意盎然。张兴东望着那些穿透石缝的藤蔓,忽然明白,所谓威压不是战胜谁、压倒谁,是让每个生灵都能在天地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像麦种落在土里,菩提长在庙前,各有各的阳光,各有各的扎根处。
四、竹篮里的天地
后来,人间既有寺庙也有田埂,信佛的在庙里念经,种麦的在地里劳作,谁也不碍着谁。有个穿袈裟的和尚,在田埂边帮老农插秧,说这是“在行菩萨道”;有个老农,在寺庙前种了片向日葵,说“让佛也看看人间的太阳”。
张兴东依旧爱在三更天挑着货郎担,走在三界的路上。忘川河边,孟婆用他送的竹篮装汤料;瑶池岸边,仙娥们用竹篮采莲籽;雷音寺前,小沙弥们用竹篮收麦穗。
有次他路过瓦岗村,看见祠堂里供着两个牌位,一个是当年救他的王伯,一个是穿袈裟的和尚。村民们说:“王伯教我们种麦,和尚教我们行善,都是恩人。”
张兴东站在祠堂外,看着飘向天庭的炊烟,忽然笑了。原来所谓威压佛祖,不是赢了佛门,是让佛法真正融入了三界的烟火气,就像竹篮里的麦种和经文,看似不相干,却能在同一个篮子里,各自生长,互为滋养。
他转身往天庭走,货郎担的拨浪鼓摇得清脆,惊起几只落在麦穗上的麻雀。阳光穿过竹篮的梅花孔,在地上拼出片小小的天地,里面有佛、有人、有妖、有鬼,还有满地金黄的麦子,在风里唱着自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