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民安张玉皇3 作品

第601章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汴梁月照功臣路一、龙袍加身的余温

建隆二年的秋夜,汴梁城的朱雀大街上飘着桂花酿的甜香。宋太祖赵匡胤坐在福宁殿的烛火下,指尖划过龙袍上的金线——这袍子穿了一年,却总让他想起陈桥驿的那个清晨,石守信举着黄绸跪在雪地里,身后的将士齐声高喊"万岁",霜花落在他们的甲胄上,像未干的血迹。

"陛下,"内侍王继恩捧着托盘进来,青瓷盏里的酒还冒着热气,"石将军、高将军他们在殿外候着,说给您带了新酿的高粱酒。"

赵匡胤"嗯"了一声,目光落在墙上的《五代更替图》上。从朱温到郭威,五十三年换了五个朝代,每个开国皇帝都曾是前朝的大将。他忽然想起上周去赵普府里,那老臣捧着《论语》说的话:"天下之乱,皆因藩镇太重,君弱臣强。"

石守信推门进来时,甲叶碰撞的脆响惊飞了梁上的夜蛾。这位开国大将的战袍上还沾着训练场的尘土,手里拎着个酒坛,粗声道:"陛下,末将新得的好酒,您尝尝!"

紧随其后的高怀德、王审琦等人也涌了进来,满殿的汗味混着酒气,让赵匡胤恍惚觉得又回到了军营。他亲手给众人斟酒,看着石守信一饮而尽,喉结滚动的模样,和当年在滁州城下分食烤羊时一模一样。

"诸位兄弟,"赵匡胤放下酒壶,烛火在他脸上投下阴影,"还记得显德七年吗?咱们在清流关被李景达围困,是守信带着亲兵凿穿敌阵,怀德在乱箭里救了我的命。"

高怀德拍着桌子大笑:"陛下那时还说,将来得了天下,给末将封个万户侯!"

笑声未落,赵匡胤忽然叹了口气:"可这皇帝,不如当年做节度使快活啊。"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嘴角流下,"我昨晚又梦见柴荣了,他问我,为何要穿他的龙袍。"

殿内的喧闹瞬间凝固。石守信捏着酒杯的手指泛白,他想起陈桥兵变时,自己亲手将黄绸披在赵匡胤身上,那时这位将军在他耳边低语:"他日若负兄弟,天打雷劈。"

二、酒里的锋芒

中秋家宴设在御花园的水榭里,满池的荷叶已经枯了,露出黝黑的莲茎在风里摇晃。赵匡胤让内侍撤了侍卫,只留他们几个结义兄弟,连王继恩都被打发去看守宫门。

"来,饮了这杯!"赵匡胤举起银杯,月光在酒液里碎成一片,"当年在邺城,咱们偷了张府尹的酒,就在护城河边上喝,守信还掉水里了,是不是?"

石守信干笑两声,把酒灌进喉咙。他今天特意穿了件便袍,却总觉得背后有目光盯着——早上进宫时,看见禁军换了新的统领,是太祖的亲弟弟赵光义的心腹。

酒过三巡,赵匡胤忽然让宫女都退下,水榭里只剩下男人的呼吸声。他给自己满上酒,指尖在杯沿打转:"诸位可知,昨天夜里,有个军校在营里哭,说想回家种地。"

王审琦刚要开口,被高怀德暗暗踩了脚。这位黑脸将军粗中有细,今早看见城防图换了,原本由他们几个掌管的城门,现在都插着"殿前司"的旗子。

"陛下,"石守信放下酒杯,膝盖微微前倾,"若有人敢哗变,末将提他的头来见您!"

"兄弟这是说的哪里话。"赵匡胤握住他的手,掌心的老茧磨得石守信生疼,"我不是信不过你们,是怕你们的部下啊。万一哪天他们也把黄绸披在你们身上,你们躲得掉吗?"

这句话像块冰扔进滚油里,高怀德"哐当"一声撞翻了酒壶,酒液在青砖上漫开,像一滩深色的血。他想起后汉的郭威,就是被部下逼着"黄袍加身",那时的郭威,怕是和他们现在一样心惊。

"陛下......"王审琦的声音发颤,"末将等愿解甲归田,只求陛下......"

"糊涂!"赵匡胤打断他,却给每个人都斟满酒,"我赵匡胤不是薄情寡义之人。你们跟着我出生入死,难道我还能让你们吃亏?"他从袖中取出几份地契,推到众人面前,"这是汴梁城郊的良田,还有洛阳的宅子,你们拿去。再给你们的儿子娶公主,女儿配皇子,咱们做亲家,岂不美哉?"

石守信看着地契上的朱印,忽然想起十年前在太原城下,赵匡胤给他包扎伤口时说:"等天下太平了,我带你回涿州老家,盖座大院子,种满桃树。"那时的桃花,和今晚的月光一样亮。

三、甲胄里的寒意

重阳节那天,石守信带着全家去相国寺上香。刚到山门口,就看见高怀德的儿子骑着匹白马从里面出来,马鞍上镶着金边,比亲王的规制还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