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闲书聊东西 作品

第17章 因果终有报(第2页)

“云游至此,听闻你告老还乡,便来看看故人。”

道长抿了口茶,眼神深邃,“你这半生,坚守本心,造福一方,功德不小啊。”

我摇头苦笑:“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谈不上功德。倒是连累了小龙……”

“非也。”道长打断我的话,“那玄龟本有执念,若不是遇见你,或许早已堕入魔道,魂飞魄散。是你让她明白了真心的意义,是你让她以善念终结执念,这才得以积累功德,转世重生。你们之间,是互相成就,并非谁连累谁。”

“转世重生?”我心中一动,“道长的意思是,小龙已经转世了?”

道长点头,指着窗外的杏花树:“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她以生命换你清白,以善念护佑江南,积下的功德足以让她脱离妖道,入轮回,投个好人家。说不定啊,她此刻就在这附近,以另一种身份,继续看着你呢。”

我的心猛地一跳,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院外。

这些年,我时常觉得有人在默默陪伴——清晨打太极时,总有只白鹭落在杏花树上静静观望;读书时,总有清风拂过书页,刚好翻到我想找的篇章;生病时,总会有陌生的孩子送来野果,说“奶奶让给陈爷爷补身体”。

难道这些,都是小龙在暗中守护?

道长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笑着说:“万物有灵,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心里记着她,她自然也会记着你。只是如今她已入轮回,前尘往事皆已忘却,你不必刻意寻找,缘分到了,自会相见。”

与道长相处的几日,我们谈经论道,回忆往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小镇养伤的时光。

道长临走前,留下一本《道德经》,扉页上写着:“致虚极,守静笃;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绝学无忧,复归于朴。”

我知道,道长是在劝我放下执念,坦然面对岁月。

又过了几年,我的身体渐渐衰弱,视力模糊,听力也大不如前,却依旧每日到杏花树下坐坐。

孩子们依旧来听故事,只是我讲得越来越慢,常常忘了开头。

一日,我在溪边散步,看着潺潺的流水,忽然想起当年第一次见到小龙的场景——她缩在云栖洞的岩石下,眼神怯生生的,像个迷路的孩子。

想着想着,眼眶便湿了。

“老爷爷,您怎么哭了?”一个清脆的童声在身后响起。

我回头一看,是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梳着双丫髻,穿着淡绿色的布裙,眉眼弯弯,笑容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