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白灼西生菜的吕子 作品
第12章 代代传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叫玉兰,是邻村孤儿,总爱泡在砚青园的研学社,跟着念安学雕刻。她的小手握着刻刀,在木头上凿出歪歪扭扭的花瓣时,总有人在旁边轻轻扶着她的手腕,带着股淡淡的玉兰花香气。
“是曼青太奶奶。”思青悄悄对念安说,“她最喜欢这孩子,说玉兰的眼睛像极了刚发芽的玉兰苗,亮闪闪的。”
玉兰七岁生日那天,收到个匿名的布偶。是用蓝布和红布缝的,蓝布偶举着支木刻玉兰,红布偶捧着面小镜子,镜子背面刻着个“月”字。
“是谁送的呀?”玉兰举着布偶问。
念安看着布偶身上的针脚,突然想起太爷爷日记里的话:曼青的女红是戏班最好的,能把玉兰花瓣绣得像真的在动。他摸了摸布偶的肚子,里面沙沙作响,拆开缝口,掉出张泛黄的乐谱,是《玉兰缘》的新唱段,字迹娟秀,像沈曼青的手笔。
玉兰跟着乐谱学唱,嗓音清亮得像山涧的泉水。有次在砚青园的戏台彩排,她刚唱到“月照玉兰开”,院角的老玉兰树突然落下片花瓣,正好落在她的发间,像支小小的玉簪。
台下的游客惊呼起来,说看见花瓣落下时,戏台的梁柱上闪过两个影子,穿蓝布衫的男子正给穿旗袍的女子整理鬓发,两人的笑意在阳光里晃出金辉。
“他们在听我唱呢。”玉兰摸着发间的花瓣,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念安把乐谱拿去给老馆长鉴定,馆长指着末尾的印章,眼眶发红:“这是鸣春班的专用印,早就失传了。你看这墨色,是用玉兰花瓣调的,只有曼青姑娘会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