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磨 作品

第143章 胤礽(143)(第3页)

“今日便让你这贪官之子血债血偿!”朱一贵手起刀落,结束了王珍之子的性命。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台湾,饱受压迫的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加入朱一贵的队伍。一时间,台湾局势大乱。

在这个时代,反清复明仍然是很有号召力的口号,于是百姓们考虑到朱一贵姓朱,立刻说朱一贵是明朝朱三太子之后,鸭母王的称号也迅速换成了更像贵族的“小孟尝”。

朱一贵和朋友黄殿在杀死了王珍之子以后,迅速将所有受压迫的百姓聚集在罗汉门,许多被克扣军饷的士兵也来了。朱一贵知道自己其实是平民出身,但此时大家需要一个合理的名号,于是朱一贵说:“我本是大明皇室后裔,如今见这台湾百姓受苦,官吏腐败横行,实难坐视不管。今日我便顺应民意,反清复明,还百姓一个太平天下!”众人听后,皆振臂高呼。

四月十九日,朱一贵在冈山率部起义。造反的百姓中也有略微读过书的人,给朱一贵写了一封“讨满清檄”,虽然文采并不出众,但却言辞激烈,里面写着:“满清无道,窃我华夏,奴役百姓。今台湾官吏,贪污成风,压榨百姓,民不聊生。吾乃大明皇室之后,朱一贵是也!今顺应民意,举义旗,反清复明,救万民于水火!凡我百姓,皆应响应,共赴大义!有不从者,杀无赦!”此檄文一出,更多百姓响应。

一个叫做杜君英的人也率部投靠了朱一贵,起义军人数突破了万人。

朱一贵的队伍迅速壮大,很快就攻下了凤山县。台湾总兵欧阳凯听闻此事,大惊失色。

台湾水师将领游崇功、总兵欧阳凯、副将许云、参将罗万仓等高级将领平日里勾结在一起贪污腐败,没想到台湾百姓居然真的敢反,他们全部都把自己还能参战的部队投入了战斗。

五月初一,官军和起义军在春牛埔展开决战,尽管官兵的人数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士兵们长期被克扣军饷,根本没有战意,只要受了一点伤就立刻求饶,投降起义军。欧阳凯在军中大声呼喊,但根本阻止不了军队的溃败。

在不间断的起义军冲锋和官兵的投降求饶下,春牛埔的这场战斗由起义军打出了惊人的战损比,欧阳凯等高级将领想要反抗,但面对压倒性的人数,他们的反抗非常无力,所有清军将领全部都在乱军之中被杀。欧阳凯和许云两个军中的贪污头子的头颅也被挂在了起义军的旗帜上。

很快,朱一贵谋反的消息就传到了京城,康熙听说又是“朱三太子”起义,心里发毛,当初他废黜胤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觉得胤礽和反清复明势力尤其是“朱三太子”相关进行了勾结,但胤礽圈禁了这么多年,朱三太子仍然还有号召力,甚至这个名号还能发动起义!康熙心里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