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事必再衍2(第2页)
第二天一早,沈华要去“上班”,临走前给我留了些“面包”,又教我如何用“手机”——那个能说话的小匣子。她走后,我在屋里踱来踱去,看着墙上挂着的“画”,画里是一片金黄的稻田,旁边题着“沈华摄于2024年秋分”。我想起年轻时在乡下教书,也曾见过这样的稻田,只是那时的田埂上,常有孩童追逐打闹,而画里的田埂,停着一个四个轮子的铁家伙。
正看得出神,手机突然响了,吓了我一跳。我学着沈华教的样子按下接听,里面传来她的声音:“先祖,您别乱跑,我中午就回来。对了,渴了就喝桌上的水,按那个蓝色的按钮就行。”
我应了声,挂了电话,心里有些好笑。这小匣子竟能隔空传声,比当年的驿站快多了。我走到窗边,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行色匆匆,手里大多拿着一个和沈华一样的小匣子,低头看着,时不时笑一笑。我想起万历年间的苏州城,那时的人们也很忙,忙着做生意,忙着赶考,忙着过日子,只是那时的人们,脸上的表情似乎更从容些。
中午,沈华回来了,手里拎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些“菜”。她一边做饭,一边给我讲她的工作,说她是一个“设计师”,就是给人设计房子的。我听着,觉得很新奇,问她:“如今的房子,是不是也像从前那样,有雕梁画栋,有小桥流水?”
沈华笑了,说:“有的有,有的没有。现在的房子,更注重实用和舒服。不过,我设计的房子,都会尽量保留一些古建筑的元素,比如飞檐,比如雕花。”
我点了点头,说:“这样好,不能忘了祖宗的东西。”
下午,沈华带我出去“逛街”。街上的景象让我大开眼界,有会跑的铁盒子(汽车),有会动的画(电视屏幕),还有各种各样的商店,里面摆满了我从未见过的东西。沈华给我买了一件“t恤”和一条“裤子”,说这样穿起来更方便。我穿上,觉得很舒服,只是有些不习惯,总觉得不如长衫自在。
我们走到一个公园里,里面有很多人在散步、跳舞、打太极。沈华指着一个打太极的老人说:“先祖,您看,这位老先生的太极打得真好。太极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看着老人慢悠悠的动作,想起小时候父亲教我的武术,也是这样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我叹了口气,说:“没想到四百年后,还有人记得这些。” 沈华说:“当然记得,这些都是我们的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