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闲客 作品

相亲(五)(5)(第2页)

下班时,雨停了。丹丹走出大楼,发现母亲站在路边,手里撑着一把旧伞。

"妈?你怎么来了?"

"打你电话没人接,我就直接过来了。"曾妈妈递给她一件外套,"变天了,也不知道多穿点。"

走在回家的路上,丹丹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公司遇到的麻烦告诉了母亲。出乎意料,曾妈妈没有趁机推销"找个稳定男人"的理论,而是认真地问:"那个宋云峰,打算怎么处理?"

"他想公开真相,争取舆论支持。"丹丹说,"陈志明则说要通过他叔叔找关系施压。"

曾妈妈突然停下脚步:"丹丹,你还记得你外公吗?"

丹丹一怔。外公在她五岁时就去世了,记忆中只有一个模糊的和蔼老人形象。

"你外公是村里唯一的老师,一个人教四个年级。"曾妈妈的目光越过城市的天际线,仿佛看向很远的地方,"有次教育局要撤掉村小,他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县城,在局长家门口等了三天,最后用学生们的成绩单打动了局长。"

丹丹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所以...外公是靠坚持赢了?"

"不全是。"曾妈妈微笑,"他后来告诉我,那天局长女儿正好回家,看见他手里的学生作文,哭得稀里哗啦。那女孩在省报工作。"

丹丹睁大眼睛:"外公是故意等的?"

"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道为什么而战。"曾妈妈轻轻握住女儿的手,"丹丹,你选男人,不要只看他怎么解决问题,要看他为什么那样解决。"

回到家,丹丹的思绪仍沉浸在母亲的话中。她打开电脑,开始起草一份详细的公关方案。深夜十一点,手机突然震动——宋云峰发来一条链接。

点开后,丹丹屏住了呼吸。那是一篇刚刚发布的长文,《当商业巨头开始偷走乡村孩子的希望》,作者是知名教育博主。文章详细对比了两套系统的相似之处,并采访了几所使用"乡村教室"的偏远学校。

丹丹立刻拨通宋云峰的电话:"你怎么做到的?"

"记得贵州那个小女孩吗?她班主任的哥哥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宋云峰的声音带着疲惫的喜悦,"我下午直接飞去了贵阳,当面给他看了所有证据。"

丹丹心头一热。这种不计成本、亲力亲为的作风,与她在商业世界里见惯的精明计算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天,舆论开始发酵。几家主流媒体跟进报道,教育部门的官方账号也转发了相关讨论。中午时分,陈志明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我叔叔约了知识产权局的领导午饭,你们要不要一起?"他问。

宋云峰和丹丹交换了一个眼神。最终,宋云峰点点头:"谢谢,我去吧。"

看着两人一同离去的背影,丹丹心中五味杂陈。她从未想过,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男人会为了同一件事并肩作战。

下午三点,办公室电话响起。是"明日课堂"的Ceo,表示愿意"和解"。

"他们同意停止使用争议代码,并赔偿一笔费用。"宋云峰回来后宣布,办公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怎么谈的?"丹丹好奇地问。

宋云峰看了她一眼,表情有些复杂:"陈志明的叔叔很...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