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五)(5)(第3页)
晚上,陈志明约丹丹在国贸一家餐厅见面。落座后,他直奔主题:"丹丹,你对宋云峰是什么感觉?"
丹丹手中的叉子一顿:"为什么这么问?"
"因为我喜欢你。"陈志明的目光坦率而直接,"但我不想勉强一个心有所属的人。"
丹丹的脸瞬间发烫。她低头搅动着沙拉,不知如何回应。
"其实...我和宋云峰聊过。"陈志明突然说。
"什么?"丹丹猛地抬头。
"上周,他约我见面。"陈志明笑了笑,"我们聊了三小时,关于你,关于'乡村教室',关于...什么样的未来最适合你。"
丹丹感到一阵眩晕,仿佛脚下的地面在晃动。两个男人私下讨论她?这算什么?一种被设计的愤怒涌上心头:"你们凭什么决定什么对我最好?"
"我们不是在决定。"陈志明平静地说,"只是在思考,一个如此优秀的女性,为什么会陷入自我设定的牢笼。"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丹丹头上。她想起自己曾经的择偶清单,那些冰冷的标准和条件;想起拒绝一个又一个相亲对象时,内心隐秘的优越感;甚至想起加入"乡村教室"初期,那种"屈尊俯就"的心态。
"我...我需要时间思考。"她最终说道。
回到家,母亲正在整理旧相册。看到丹丹,曾妈妈招手让她过来:"来看看这个。"
那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曾妈妈站在机场出发大厅,身边是一个西装笔挺的男人。
"这是...?"
"林叔叔,我大学同学。"曾妈妈轻抚照片,"他拿到mit全奖,想带我一起去。那年你外婆确诊癌症,我放弃了。"
丹丹屏住呼吸。她从未听母亲提起过这段往事。
"后来林叔叔成了着名学者,你爸爸...只是个普通工程师。"曾妈妈眼中闪着泪光,"但我从不后悔。你爸爸知道我为家庭牺牲了什么,所以他用一辈子来珍惜。"
丹丹突然明白了母亲对她婚姻的执念——那不仅是对女儿幸福的担忧,更是一个曾经做出选择的女性,对另一种可能性的不甘。
"妈,你和爸爸幸福吗?"她轻声问。
曾妈妈合上相册:"幸福不是没有代价的,丹丹。重要的是,那个代价你付得心甘情愿。"
夜深了,丹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手机亮起,是宋云峰发来的消息:"明天有空吗?想带你去个地方。"
她回复了一个"好"字,然后点开陈志明之前发来的长文链接——《教育公平与乡村振兴》。文章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乡村教育面临的挑战,文笔犀利见解独到。丹丹这才发现,这个被她认为"太安于现状"的男人,对社会的思考如此深刻。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丹丹想起贵州那个夜晚,站在星空下的自己曾以为找到了答案。而现在,她站在更复杂的十字路口,两个截然不同的男人,两条分岔的人生道路,都指向同一个问题——
"曾丹丹,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