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七)(7)
相亲(七)
八月的北京闷热难当。曾丹丹站在"乡村教室"办公室的白板前,手指无意识地转动马克笔。白板上写满了即将到来的国际教育创新奖申报材料要点,线条和箭头交织成一张密网。
"这部分还需要更多数据支持。"她指着"用户增长"一栏对宋云峰说,"最好是具体案例。"
宋云峰点点头,t恤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一片。他靠近白板时,身上传来淡淡的薄荷香气,混合着夏日的热度,让丹丹有一瞬间的恍惚。
"云南怒江那个教学点的数据可以用。"宋云峰在便签上记下几行字,手臂擦过丹丹的肩膀,"那个小女孩,还记得吗?期末考试数学提高了30分。"
丹丹点点头,想起照片上那个对着镜头比v字的孩子。两个月前在贵州见到的那些面孔,如今成了她每天工作的动力。这种满足感,是过去十年在外企从未体验过的。
手机震动打断了她的思绪。陈志明发来消息:"今晚七点,老地方?有事想和你谈。"
丹丹回复了一个"好"字,抬头发现宋云峰正看着她。
"陈志明?"他问,声音平静。
"嗯,说有事要谈。"
宋云峰转回白板,继续写着什么:"他人不错。"
这句简单的评价让丹丹心头一紧。自从母亲出院后,这两个男人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却又无处不在。
下班后,丹丹直接去了国贸三期的餐厅。陈志明已经等在那里,面前放着两杯柠檬水。他今天穿着深蓝色衬衫,袖口整齐地挽到手肘处,露出结实的小臂。
"抱歉,刚结束一个会议。"丹丹放下包,突然注意到陈志明表情异常严肃,"怎么了?"
陈志明深吸一口气:"丹丹,我想告诉你关于我'前妻'的真相。"
餐厅的嘈杂声仿佛瞬间远去。丹丹握紧水杯,冰凉的触感透过玻璃传到掌心。
"她不是我真正的妻子。"陈志明直视她的眼睛,"是云南山区的一位小学教师,叫杨芳。三年前我支教时认识她,后来她查出肾病,需要来北京治疗。"
随着陈志明的讲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展开——为了让杨芳享受北京医保,他们办理了假结婚。治疗两年后,杨芳康复回到云南,他们随即离婚。
"所以你们...?"
"从来没有夫妻之实。"陈志明苦笑,"我爸妈到现在还以为我是因为不能生育才离婚的。"
服务员送上餐前包,香气四溢却无人问津。丹丹望着眼前这个男人,突然意识到自己对他的判断多么肤浅。在她挑剔"离异"这个标签时,背后竟是这样的故事。
"为什么要现在告诉我?"
"因为下周就要公布评奖结果了。"陈志明的声音低沉,"无论'乡村教室'能否获奖,我都希望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基于完整的真相。"
回程的地铁上,丹丹思绪万千。车窗外的广告灯箱飞速掠过,像一帧帧记忆碎片——宋云峰在贵州泥泞山路上扛设备的身影;陈志明在医院走廊里与专家低声交谈的侧脸;母亲出院后第一次去公园散步时满足的笑容...
回到家,曾妈妈正在看电视。自从生病后,她变了很多,不再喋喋不休地催婚,甚至开始学用智能手机关注"乡村教室"的新闻。